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沒有騰訊
深圳或許會和游戲產業失之交臂
如果廣州沒有網易,或許其在全國的游戲中心地位會黯淡幾分。
如果深圳沒有騰訊,或許在游戲地圖上,只能被列入其他。
依靠騰訊強大的游戲吸金能力,深圳在中國游戲產業中的牌面幾乎不可撼動。
深圳發布在2024年8月曾經在一篇名為《從“悟空”出圈看深圳游戲產業實力》的文章中提到:
目前(2023年),深圳游戲產業收入已超1000億元、占全國逾50%,培育出一批以騰訊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深圳游戲產業不僅企業數量多,研發、運營能力也全國領先,并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專項資金,為建設國際電競之都不斷“競速快跑”。
騰訊被單獨點名,而占據全國游戲產業半壁江山的這一現實中,鵝廠的貢獻,可謂獨一份。
畢竟,2023年,騰訊游戲業務收入就達1799億元(國內收入1267億元)。
僅僅從產值上看,深圳較之廣州占比35%,騰訊較之網易游戲816億元的收入,要高出太多。
事實上,《黑神話:悟空》這款在深圳官媒報道中宣稱是深圳制造的首個國產3A游戲大作,實際是游戲科學的杭州團隊開發,其深圳團隊則負責手游開發,后者的利潤為前者補充開發資金。
若無如此跟腳,游戲科學也不可能在2024年底被全國公認為杭州六小龍之一。
之所以能把《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和深圳拉到一起,其最大的“證據”還是在騰訊身上:
離開騰訊后,《黑神話:悟空》游戲制作人馮驥及其核心團隊,在深圳南山正式組建“游戲科學”。
2020年8月20日,在《黑神話:悟空》第一部預告片發布后,騰訊在技術上為游戲科學提供支持,最后又選擇在資金上全力支持……
由于深圳有騰訊,讓整個游戲產業的優質資源都向其聚攏。
早在2019年1月,廣東游戲產業年會上就發布了一組數據:
深圳的游戲營收規模在廣東占比為68%,廣東省網絡游戲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4498家)、廣州(2768家)兩市。
在199家中國上市游戲企業中,廣東上市游戲企業44家,其中深圳26家,廣州9家……
不過,幸運有時候也是不幸。
恰恰由于騰訊過于一枝獨秀,讓創夢天地、中手游、吉比特、冰川網絡、第七大道、游族網絡、盛訊達、天舟文化等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游戲廠商很容易被外界選擇性無視。
結果,就讓整體呈現“一超多強”的廣州,拿下了游戲之都的桂冠。
如果深圳沒有騰訊,或許也不會有在全球游戲業界名氣極大的“南山必勝客”故事。
2006年,韓國NEXON公司發現騰訊旗下《QQ堂》游戲的玩法和建模與自家的《泡泡堂》十分相似,便把騰訊以盜版游戲的罪名告上了法庭。
然而,騰訊法務部反駁道,一款游戲的玩法是沒有版權的。
法院最終判定,雖然《QQ堂》從游戲方式、界面布局等確實與《泡泡堂》類似,但并不是真的一樣。
而最重要的代碼方面,騰訊證實了自家《QQ堂》代碼原創之后,遂獲勝。
玩法借鑒不侵權,這個案例的勝訴,一度讓中國游戲產業快速借鑒韓國游戲而壯大。
至于當下全球游戲產業競相模仿中國免費游戲、道具付費這一模式的浪潮,則可以看作是當年故事的余波。
“拿來主義”之后再創新、并反超、歡迎來學,成為中國游戲產業的底氣。
從2006年的訴訟開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騰訊,也開始成就“南山必勝客”之名。
該公司屢屢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起訴并勝訴,故網友將其法務部門冠名為“南山必勝客”,以此來揶揄有“地表最強法務部”之稱的全球游戲巨頭任天堂在版權問題上的蠻橫。
問題又來了,沒有騰訊,深圳或許會和游戲產業失之交臂。
但即使有了騰訊,深圳為何也沒能成為中國游戲之都?
除了成為游戲之都外,深圳還有其他選擇嗎?
答案:這個真的有,且看深發展!
刊載于《人民郵電報》2025年5月27日《樂游記》專欄444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