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的邢臺探索⑦
AI賦能,開啟物業服務新模式
車輛占道超過2分鐘,系統便開啟語音提醒;危險區域出現行人或車輛,會自動識別并發出預警……這些充滿智慧的住宅小區安全監管場景正發生在我市部分老舊小區里。
近日,信都區長征一生活區、工業學校社區等21個無物業老舊小區新添置的“AI大腦”,為小區安全管理插上“智慧之翼”。通過為小區監控攝像頭導入AI處理器、接入語音功能等,增加社區內“不安全”觸發報警新場景,有效提升了小區安防監控能力和居民安全感。
在共享管家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在線監測各小區安全秩序。馬維勇攝
7月10日上午10時許,在長征一生活區大門口,居民張先生提著滿滿一袋菜回家,發現沒帶門禁卡,便通過攝像頭語音功能,請點點幫共享管家工作人員遠程幫助開門。在確認是本小區居民后,大門自動打開,張先生進入后,大門自動關閉。
“以前,要是忘了帶卡還得在門口等著,現在只要是小區居民進出,通過攝像頭自動識別,工作人員遠程操作就能自動開門,快捷又安全。”張先生說。
“我們在5月初搭建的這個共享管家指揮中心,通過AI賦能,可使物業服務從‘一對一’轉向‘一對多’。”邢臺點點幫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紅杰介紹,這種“人+機器+遠程運營”的物業服務新模式,相當于給監控系統加載了智慧“大腦”,讓小區安全管理更“聰明”。目前,只需12名保安分3組即可實現對接入小區的24小時全覆蓋監測。
據介紹,針對轄區內不少無物業老舊小區主要靠居民自治的實際,今年,信都區住建局與鋼鐵路街道辦事處、邢臺點點幫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共享管家指揮中心,首批對59個老舊小區8184戶實施打包服務、一網通管。目前,接入共享管家平臺的服務主要包括安全守護、環境美化等方面,試運營階段免費,后續每戶每月物業費僅10元。
“現在,像長征一生活區這樣的老舊小區占市區全部小區的一半左右。”市住建局物業管理科工作人員李亞告訴記者,為解決老舊小區引入物業管理難問題,今年,市區通過共享管家、智慧物業等模式,引入專業化物業企業服務,靶向解決無物業小區管理缺失問題。自2月啟動此項工作以來,中心城區物業企業覆蓋率由44.7%提升至83.9%,老舊小區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作者: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馬維勇
來源:邢臺新聞傳媒中心
編輯:范永吉 韓亭亭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