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到了1009.5元,非常開心!”家住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道陳家祠社區裕興苑小區的鐘姨向南都記者表示,自己會將一半的錢給孫女,另一半用來交管理費。鐘姨提到的這筆錢,是她在前幾天收到的物業管理費收益。
7月12日,裕興苑小區召開業主物業管理費返還大會,向全體業主發放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共10個月的物業管理費,居民得以真切感受到無物業小區自治帶來的“紅利”。物管費的收益從何而來?無物業的小區是怎樣的?又有哪些管理經驗?7月14日,南都記者來到該小區實地走訪。
物業管理費返還大會現場,業主高興地展示自己領到的物管費。圖片由金花街道提供。
小區公共收益返還業主
最高可獲2100元
從裕興苑北門進入,入眼是一個綠意十足和功能設施完善的小花園,樹蔭下有幾位居民還在聊著物管費的話題,不遠處的業主委員會(下稱“業委會”)辦公室大門敞開,陸續有居民進出,他們是來領取物管費的業主。
進入小區,入眼就是一片綠意。
記者在現場隨機詢問了幾位居民,大部分表示能領到一千多元。入住小區半年多的譚女士說,自己是分紅最少的那一批,雖然只有648元,但還是很滿意也很意外,“沒想到我剛搬來也有分紅。”
據了解,此次物業管理費返還金額約24萬元,面向小區236戶業主發放,業主最多可獲約2100元,最少的業主也可以收獲600多元。這已是裕興苑業委會第二次向業主返還物業管理費。在2023年,業委會就曾返還8個月、近20萬元的物管費給業主,當時業主分到最多的有1500元,少的也有500元。
談及物業管理費的收益來源,裕興苑小區業委會主任程偉良向記者介紹,此次返還的費用主要來自于小區的公共收益,即小區公共區域的停車場、電梯廣告、快遞柜等公共設施帶來的收益。此外,業委會還承擔了物業的職責,按每平方米1.5元/月收取管理費,除了用于小區建設管理的成本開支,結余的費用全部按照繳納比例返還給業主。“相當于AA制吃飯,你交了多少就分多少。”程偉良說。
這些能產生公共收益的設施,也改善了小區的居住環境。現場有業主告訴記者,以前小區車位不足,停車困難,業委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對小區公共空間重新優化布局。如利用小區綠化的邊緣地帶,騰出停車位,同時還修建了電動自行車棚,規范了車輛的停放。
利用小區綠化的邊緣地帶,騰出停車位。
物業撤場,業委會探索自治
親力親為,以減少不必要開支
物業管理費返還的背后,是裕興苑小區無物業管理自治模式的探索。1999年,裕興苑建成入住,小區內有5棟9層高的電梯樓,共236戶。2010年,小區物業管理公司提出加收物業管理費,引發業主不滿后撤場。經歷了一段無人管理時期,包括程偉良在內的幾位居民決定嘗試自治。在街道和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他們于2011年成立了第一屆業委會。后由業委會直接聘請保安、保潔等,統籌管理小區。
程偉良告訴南都記者,起初他們沒有管理經驗,走了不少彎路,例如因為財務公示不夠清晰,曾遭到過業主質疑,后來依靠街道辦和社區黨委提供的模板,才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的體系。2018年,第三屆業委會換屆,開始組織騰挪出一些公共區域“開源”,建設公共設施,而后有了公共收益。
目前,小區通過定期召開居民議事會,還搭建起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決策的平臺,每一位居民都能成為社區發展的“主人翁”。在社區黨委的指導下,小區業委會持續健全完善公共收益管理機制,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合理運營,實現公共收益穩步增長。
“用來分紅的每一筆錢都是我們努力省下來的。”程偉良一邊說著一邊向南都記者展示過往的工作照片。這些照片呈現了小區綠化養護,規劃建設停車位、娛樂設施,對保安開展消防安全培訓等大小管理事項。而這些事項基本由業委會成員親自安排,同時動員業主作為志愿者共同參與建設治理,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有業主主動到業委會辦公室找我們聊天,提出問題并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2023年第四屆業委會換屆選舉,5位業委成員得票率超90%。如何得到業主的信任與支持?程偉良的答案就是親力親為。他說,業主對業委會的信任,是靠一件件民生微實事建立起來的。例如,業委會曾全程統籌小區的電梯更新改造工作。小區原先有的樓棟設計不太合理,需要居民先上七八級樓梯才到電梯口,這不便于老年人出行。為解決這一問題,業委會親自尋找施工單位,商議改造方案,同時制定出詳細的電梯改造費用分攤方案。業委會還在每棟樓張貼一塊告示牌,業主繳納費用后可在自家房號后粘貼一顆五角星,整個棟樓的繳納情況一目了然。“我們只用10天就收齊了錢款,一個月就改造好了電梯。”程偉良自豪地說。
“業委會最大的特點是,只要你請他們幫忙,無論大小事,他們都會盡力盡責,這點讓我很感動。”鐘姨說,自己平時也能經常看到業委會或者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花圃里清理雜草。作為老業主,看到他們的努力,也會自愿為小區出一份力,比如散步的時候順手澆澆花、撿走地上的垃圾。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拍攝:南都記者 李竹 實習生 曾寶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