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2年,11歲的張嫣,嫁給了自己親的親舅舅劉盈。在洞房的婚床上,漢惠帝劉盈抱著外甥女,那時鼻子眼眶子都發酸,他對張嫣說“沒人的時候,你還叫我舅舅,舅舅永遠不會傷害嫣兒!”
燭火搖曳中漢惠帝劉盈坐在婚床邊,看著這個身形單薄的外甥女,眼眶微微發紅。
這場婚姻是呂太后一手安排的。漢惠帝即位四年,后宮無子,朝野議論紛紛。呂后為了鞏固呂氏勢力,決定讓魯元公主之女張嫣入主中宮。
在呂后看來,這樁親上加親的聯姻,既能確保下一代皇帝的血統,又能加強呂家對朝政的控制。
"陛下,該飲合巹酒了。"殿外傳來女官的聲音。
劉盈皺眉:"退下。"待腳步聲遠去,他幫張嫣取下沉重的鳳冠,"今晚你睡床,舅舅在案幾旁批奏章。"
張嫣仰起臉:"外祖母說,做了皇后就要給陛下生皇子。"
劉盈的手頓了一下:"你還小,這些事以后再說。"他拿起《詩經》轉移話題,"舅舅教你背詩好不好?'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次日清晨,呂太后帶著太醫來到寢宮。看到分睡兩處的痕跡,她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皇帝這是要絕我漢家宗祀?"呂后冷聲質問。
劉盈放下竹簡:"母后,嫣兒才十一歲。"
"哀家十二歲就侍奉先帝了。"呂后示意太醫上前,"既然陛下不愿配合,那就按哀家的法子來。"
太醫給張嫣診脈后,戰戰兢兢地稟報:"皇后娘娘...玉體未損。"
呂后瞇起眼睛:"從今日起,皇帝每日必須宿在椒房殿。若三個月后再無消息..."她沒有說完,但劉盈明白母后的手段。
待呂后離開,張嫣小聲問:"舅舅,外祖母生氣了嗎?"
劉盈勉強笑了笑:"沒事,舅舅會處理。"作為皇帝,卻連自己的婚事都做不了主,這種無力感讓他想起四年前剛即位時的情景。
那時劉邦剛駕崩,呂后臨朝稱制。十七歲的劉盈坐在龍椅上,聽著母親與朝臣商議誅殺戚夫人母子的計劃。他試圖勸阻,卻被呂后當眾訓斥:"皇帝年幼,不知利害。"如今四年過去,他依然是個傀儡。
轉眼到了秋季。這日劉盈正在宣室殿批閱奏章,突然咳出一口鮮血。侍從驚慌失措,他卻擺擺手:"別聲張。"這半年來,他白天處理朝政,晚上要去椒房殿應付母后的眼線,身心俱疲。
宦官送來密報:呂后最近頻繁召見年輕宮人。劉盈立刻明白母后的打算——若張嫣不能生育,她就要找其他女子代勞。
當晚,劉盈來到椒房殿,發現張嫣正在抄寫《論語》。這半年來,他教會了她識字讀書。
"舅舅你看,我寫完《學而篇》了。"張嫣獻寶似的舉起竹簡。
劉盈摸摸她的頭:"寫得很好。"他猶豫片刻,還是開口,"嫣兒,如果...如果宮里多了個孩子..."
張嫣的笑容消失了:"是外祖母找的人生皇子嗎?"見劉盈沉默,她低下頭,"我明白的...只要舅舅好好的就行。"
三個月后,呂后突然宣布張皇后誕下嫡子,取名劉恭。滿朝文武入宮慶賀,只有劉盈知道真相——這個孩子是母后強迫宮女所生。他看著襁褓中的嬰兒,又看看身旁強顏歡笑的張嫣,只覺得胸口發悶。
慶典結束后,劉盈獨自登上未央宮的高臺。遠處傳來《鹿鳴》的樂聲,是朝臣們在宴飲。他想起父親劉邦在世時說過的話:"為帝王者,首先要學會忍耐。"但這樣的忍耐,何時才是盡頭?
次日朝會上,呂后提出要封呂臺為將軍。劉盈終于忍不住反對:"外戚專權,非社稷之福。"
呂后冷笑:"皇帝這是要違逆母命?"她當眾宣布皇帝龍體欠安,需要靜養,實際上是將劉盈軟禁在清涼殿。
被幽禁的第七天,張嫣偷偷來看他。不過半年光景,小姑娘的眼神已經變得沉靜許多。
"舅舅,我帶了點心。"她從袖中取出幾塊飴糖,"是姐姐托人送進宮的。"
劉盈注意到她稱呼的變化:"嫣兒長大了。"
張嫣抿了抿嘴:"外祖母說,等太子滿周歲,就要...就要請舅舅退位。"
劉盈并不意外。他早該想到,對母后來說,孫子比兒子更好控制。
"別怕。"他輕聲說,"舅舅在呢。"但其實他心里清楚,在母后精心編織的權力網中,他早已無路可逃。
不久后漢惠帝劉盈駕崩,年僅二十三歲,呂后立年幼的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張嫣被尊為皇太后。
葬禮上真正為他感到傷心的只有張嫣,其他人早已經為權柄迷失了眼睛,沒有了舅舅的保護,張嫣又該何去何從?
信息來源:《漢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