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八卦城的規整與煙火,
我們向著一個名字本身就充滿力量與想象的地方駛去——喀拉峻。
在哈薩克語中,它意為“黑色的、莽莽蒼蒼的草原”。
我們購買了全景區的票,卻很快發現,這是一種天真的奢望。
喀拉峻實在太大了,大到一整天的時間,
也僅僅能窺其東部的一角,西邊的闊克蘇大峽谷,
只能留待遺憾,以備重逢。
然而,僅是這東部風光,已足以震撼人心。
我們先至 “ 鮮花臺 ” ,這里并非一座臺,
而是一片延綿起伏的巨大丘陵草原。
六月的天山,將最慷慨的饋贈盡數灑于此地。
腳下的草甸厚實而柔軟,漫山遍野盛開著不知名的花海,
如一塊無邊無際的、由上帝親手編織的華美地毯。
再至“獵鷹臺”,地勢愈發高聳,視野也愈發開闊。
遠方,天山雪峰如一排銀色的巨浪,凝固在天際線;
近處,墨綠色的雪嶺云杉林帶,如一條深色的腰帶,
束在草原的“腰間”。
站在此處,天高地闊,
人之渺小與心之豪邁,竟能同時涌上心頭。
為了一睹峽谷風光,我們從獵鷹臺選擇了騎馬前行。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騎馬。
雖是初體驗,但“騎馬”二字,
于我而言卻并不陌生。
在過去的武術修行中,馬步,是少林拳的第一關。
當時教我少林拳法的師父常說,
馬步不是一動不動的死樁,而是“騎馬蹲襠”,
要于虛空中,站出騎馬的感覺。
它地盤虛空,重心并非固定,
而是在隨著無形的“馬背”起伏中,
時時微調,如此站出的才是“活樁”,
方能生出機敏與靈動。
當年學拳,我未曾騎過馬,只能憑空想象。
古人是先有騎馬的經驗,再將此身法融入拳術;
而我,身處現代,卻是先練拳,后騎馬,恰好反了過來。
跨上馬背的一瞬,心中不免緊張,
身體也隨之繃緊。
但很快便發現,這種緊繃只會讓自己更累。
我忽然想起了站馬步的要訣,
于是嘗試著放松下來——松腰落胯,
大腿內側輕輕夾住馬鞍,腳踩穩馬鐙,
而臀部的坐骨則完全放松,
讓整個身體的重心,隨著馬背的節奏自然起伏。
果然,這一松,不僅省力許多,
連久坐的酸痛感都消失了。
身體與馬,仿佛在這一刻達成了某種默契。
這次騎馬的體驗,不僅印證了師傳的拳理,
更意外地,為我解開了一個困擾多年的、關于修行中最隱秘的法門之一的百年疑云——馬陰藏相。
在傳統的道家修煉體系中,
“百日筑基”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鐵門檻。
而筑基的核心,便是要保養精氣,
其前提,則是要做到“不漏”。
對男性修行者而言,
“不漏精”是守住元陽、積蓄能量的第一步,
也是最難的一步。
古往今來,無數修行者被攔在這道門前。
為了達到此目的,許多法門走向了極端。
或主張完全禁欲,或設立繁復戒律,
以至于讓一些修行者心性扭曲。
許多影視作品,也曾隱晦地探討過這個問題,
比如《臥虎藏龍》中李慕白對玉嬌龍欲望的壓制,
《青蛇》里法海與小青的水中斗法,
《色戒》(鐘麗緹版)中僧人對情欲的掙扎……
導演們都試圖觸及這個關乎人性與超凡的核心矛盾
(后面有機會解析下其中的修持秘密,特別是前兩部)。
而對于修行有成者,無論佛道,
都有一個共同的生理特征來形容這種狀態,
那便是“馬陰藏相”。
佛祖有三十二相好,其中一相便是如此。
傳說佛祖成道后,不近女色,
有好事者便造謠說他已無男性雄風。
一日,幾位女性好奇窺探,
卻發現佛祖的陽具異常雄偉,
這才明白,人家是“能而不用”,并非“不能也”,
那“大雄寶殿”的“大雄”二字,
或許便由此而來。
道家的張三豐祖師,
在其丹訣中也形容過類似的狀態,
謂之“金龜縮首”。
然而,后世的丹書與我所能查閱到的資料,
對此的描述卻走向了驚人的字面化——所謂“馬陰藏相”,
便是睪丸與陽根完全縮入腹腔之內,
并以此作為修煉有成的標志。
這個說法,曾讓我陷入了巨大的困惑。
我曾請教師父,師父的回答卻截然不同。
他說:“不要去追求那個相。
我們這一脈單傳下來,從不追求那個。
真正的狀態,是像我們門內現在練出的這樣,
平時睪丸如孩童般自然兜緊,
陽根也回縮,但絕不是說要完全進去。
要用時,則能應念而起,立刻壯大。
‘不漏’的功夫,不在于把那話兒弄沒了。”
師父的說法雖打消了我部分的疑慮,
但“縮入腹腔”的說法在近代丹經中言之鑿鑿。
我曾自己推測:
按照現代科學,睪丸之所以在體外,
是為了保持較低溫度以生成精子。
若將其完全縮入體溫較高的腹腔,必然會停止生精。
這或許是古代清修派為了從物理上根絕“漏”的風險,
而發明的一種極端技術。
但這從正常生理角度看,無疑是違反常態的。
更重要的是,修行首重修心。
心念中的淫念一動,
清凈的元神便已化為渾濁的欲念,
元精已動化濁精,心理必然影響生理。
所以,真正的關鍵,應在心性上的持守,
再配合命功中精氣神的轉化,方能加固堤防。
況且,如呂洞賓、張三豐、張紫陽等許多道家祖師,
皆有家室,其成就之后也未必盡廢夫妻之事。
若真如“完全縮入”所言,他們又何來后代?
雖有種種分析與師門傳承,但這個疑團,
始終像一根小刺,扎在我的認知深處。
而今天,在喀拉峻的馬場,
我看著眼前成群的駿馬,這個盤桓多年的疑團,瞬間煙消云散。
我細細觀察那些雄壯的公馬,
發現它們的生理狀態,與師父所描述的,
與我們門內修煉達到的狀態,完全一致!
所謂“馬陰藏相”,并非指它沒有,或完全縮進去了。
而是指在平常放松的狀態下,
它的陽根與睪丸是自然、緊湊地向上兜收的,
緊貼于腹下,毫不累贅
(與之相反的便是吊兒郎當,
實際上是腎氣虧損,睪丸下墜拉長兜不起來)。
而當它興奮或有需要時,則能瞬間伸展,勃如長蛇,雄偉異常。
原來,“馬陰藏相”的“相”,可以理解成動詞,
是“隱藏伸縮自如像馬的樣子”,而不是名詞“馬的陰部隱藏之相”!
反后天為先天,是回歸到如赤子般的狀態,
而不是通過物理手段將自己變成不能生精。
那樣的做法,與辟邪劍譜、葵花寶典,又有何異?
真馬陰藏相,反而是示現大丈夫相,
舉的比常人更好,
精子活力更足。
只不過日常收縮緊致如孩童而已。
這一刻,我心中澄明無比。
真正的筑基不漏,其根基仍在心性。
是在日常中,見美色而能反觀自惕,警醒妄念;
同時,又要于塵世間,完成自己的任務,
盡自己的義務,包括夫妻間的義務。
在我的咨詢中,因夫妻關系不諧,
一方性冷淡而導致家庭破裂的案例,屢見不鮮。
在當今時代,這是一個大問題,
是男女雙方都需要認真面對的課題。
而丹道修持,反而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這是求道過程中的副產品,本身并非目的。
正視自己的內心與欲望,是為“忠”;
修去后天的偽裝與雕琢,是為“真”;
警惕無端的妄念與貪欲,是為“貞”;
持守生命的大道并立得住跟腳,是為“正”。
這,或許才是修行者真正要走的路。
從喀拉峻的馬背上下來,
感覺這一趟太值了。
這片莽莽蒼蒼的草原,不僅賜予我絕世的美景,
更以其最樸素、最真實的方式,
為我上了一堂關于生命本源的、最為深刻的實踐課。
聯系方式
可掃下面二維碼添加我為好友。
歡迎咨詢
添加老師微信
獲取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