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個AAAAA級景區名單,去過3個算懂行,去過5個堪稱“晉文化達人”
1、晉中平遙古城景區
平遙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縣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斑駁的古城墻圍起2.25平方公里的時光秘境,日升昌票號開創了中國金融業先河,縣衙署里還能看到明清斷案的場景,西大街上的老字號透著晉商的精明。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里的青磚灰瓦仍在,傍晚登上城墻,看紅燈籠次第亮起,仿佛一腳踩進了明清的市井煙火里。
2、忻州五臺山風景名勝區
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59座寺廟星羅棋布在五座山峰環抱的臺地間。
顯通寺的銅殿閃爍著明代鎏金的光芒,塔院寺的大白塔是五臺山的標志,東臺望海峰能看云海翻涌,北臺葉斗峰是華北最高峰。
在這里,晨鐘暮鼓與松濤共鳴,香火繚繞中藏著千年來的信仰力量。
3、大同云岡石窟景區
云岡石窟是北魏皇家石窟的巔峰之作,5.1萬余尊造像在武州山南麓的巖壁上靜立了1500余年。
曇曜五窟的大佛透著帝王氣象,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嘴角的微笑穿越千年仍溫暖;第6窟的“五華洞”里,飛天浮雕衣帶飄飄,仿佛下一秒就會飛出石壁。這里的每一雕刻,都是北魏王朝用石頭寫就的藝術史詩。
4、晉中喬家大院文化園區
喬家大院是晉商文化的“立體教科書”,6座大院、20個小院組成“雙喜”字形建筑群,磚雕照壁上的“百壽圖”藏著工匠的巧思,木雕雀替里的葡萄紋寓意“多子多福”,石雕柱礎上的神獸透著威嚴。
《喬家大院》電視劇里的“匯通天下”匾額仍掛在正廳,走在青磚鋪就的甬道上,仿佛能聽見晉商駝隊的鈴鐺聲從歷史深處傳來。
5、晉城皇城相府景區
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的故居,一座把“官宦氣度”與“鄉居煙火”擰成一團的城堡式建筑群。
外城“中道莊”是陳氏家族的生活區,內城“紫蕓阡”是防御工事,河山樓里藏著亂世避險的智慧,御書樓里存著康熙皇帝的親筆題字。
每年春節,這里的“迎圣駕”表演還原了康熙南巡的盛況,古裝隊伍穿過城門時,時光仿佛倒流回康乾盛世。
6、忻州雁門關景區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是長城上最險的關隘之一,扼守著中原與塞外的咽喉。
關城上的“中華第一關”匾額蒼勁有力,楊六郎廟前的石獅還在守護著楊家將抗遼的傳說,古驛道上的車轍印深嵌巖石,那是茶馬互市與金戈鐵馬共同碾出的痕跡。
站在烽火臺上北望,仿佛能看見霍去病出征的鐵騎,南眺又似有昭君出塞的駝鈴。
#來大同想去哪里玩#
7、臨汾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里是億萬華人的“精神老家”。
明洪武年間的大槐樹雖已老去,新栽的古槐卻延續著根脈,祭祖堂里供奉著1230個姓氏的牌位,移民浮雕墻刻著當年背井離鄉的場景。每到清明,海內外游子來此尋根,對著“老鸛窩”石碑叩拜,那聲“回家”,藏著中國人最執著的鄉愁。
8、晉中介休綿山景區
綿山是“寒食節”的發源地,春秋時介子推抱樹而死的故事,讓這里的每片落葉都帶著氣節。
山頂的大羅宮是道教圣地,懸于峭壁的正果寺藏著千年肉身佛,棲賢谷里的瀑布從棧道下穿過,盛夏也透著清涼。
清明來此,看當地人吃寒食、插柳,聽古剎鐘聲與山風共鳴,才算讀懂“忠孝節義”的分量。
從古城的市井到石窟的佛光,從關隘的狼煙到槐樹的根脈,山西的5A景區藏著半部中國史。你打卡過幾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