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星光·燕趙號”觀光旅游列車到達承德站后,來自北京的旅客馬妍在站臺上打卡拍照。 河北日報記者 馮 陽攝
精彩的相聲演起來、非遺面塑做起來、山水畫卷在窗外徐徐展開……一趟別開生面的旅游列車,讓來自北京的旅客馬妍感受到了“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
馬妍乘坐的是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國鐵北京局、中旅集團共同打造的“星光·燕趙號”觀光旅游列車(以下簡稱“‘星光·燕趙號’旅游列車”)。7月9日8時35分,該列車作為京津冀首列觀光旅游列車,從北京駛往承德。
9時30分,兩位相聲演員在列車上表演了精彩的節目,車廂內歡笑聲此起彼伏。
頭頂是1.5米×1.2米的側頂天窗,身旁是1.5米×1米的觀景窗,眼前是妙趣橫生的相聲表演,獨特的旅行體驗讓馬妍大呼“過癮”:“第一次體驗旅游列車,一上車就被寬幅車窗和皮質座椅‘圈粉’了,相聲演員的即興互動也特好。過幾天,我打算帶著孩子再來體驗一次。”
這樣的驚喜并非馬妍獨享。
當列車行至密云水庫時,窗外遠山如黛、碧波蕩漾,車廂里響起聲聲贊嘆。旅客紛紛拿起手機,把窗外的山水美景框進自己的鏡頭,每一幀風景都成了獨家印記。
“星光·燕趙號”旅游列車行駛在風景中,列車本身也是一道風景。
列車共有7節編組,包含4節觀光車廂、1節主題餐車、1節全景觀光車廂和1節多功能娛樂車廂,形成集觀光、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移動文化空間。列車的“外衣”被繪上了天空、河海、青山和京津冀地標,《韓熙載夜宴圖》等畫作裝飾車廂內壁。
列車長集樂介紹,車廂主色調取自燕趙大地的自然色譜,通過沙金、秋麥、霧灰等色系營造舒緩氛圍,車廂內飾選用了掐絲琺瑯、景泰藍等非遺工藝內飾,使窗外的流動風景與車內環境相映成趣。
列車不僅顏值高,“科技范兒”也很足。車廂配備智能交互顯示屏以及超大尺寸LED車頂天幕。車廂內設有卡座、頭等艙座椅、私享包廂等,加強了適老化、舒適化的功能設計,圍繞銀發客群優化了座椅、便器的尺寸和布局,增設了防護報警等功能。
除了舒適的硬件設施,列車還為旅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服務。旅客可以在列車上看魔術、賞民樂、體驗非遺手作、品嘗“燕趙佳膳”特色餐飲。一場沉浸式文化之旅,在車廂間悄然開啟。
旅客絲滑體驗的背后,是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
面對跨省市協調、路地協作等挑戰,省發展改革委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協調省內相關部門和市縣,聯動承德市政府,完善了交通接駁、配套服務、環境治理等事項,突出了地方特色,為旅游列車開行運營提供支撐保障。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承擔了改造列車的任務。在完全符合安全標準的前提下,對7節車廂進行改裝,為旅客打造出兼具舒適性與功能性的高品質出行空間。
上車即是目的地、上車即是打卡地。“星光·燕趙號”旅游列車從“交通工具”變為“移動觀景客廳”,把“軌道上的京津冀”化成可感可知的流動風景,塑造了在途觀光的游覽方式,為全國旅客打開了感知燕趙文化和大美河北的新窗口。
15時5分,列車緩緩停靠承德站。這趟運行6個多小時的“慢行”列車,讓馬妍放慢了節奏,也放松了身心,在“慢游”中體驗“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無限魅力。下車后,一曲現場演唱的歌曲響起。在熱情洋溢的歌聲中,她和朋友滿懷期待開啟了河北之旅。
良好的出行體驗,讓馬妍忍不住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在她曬出的美圖中,既有繪著京劇臉譜的列車外景,又有能實現180度旋轉的座椅,還有在站臺打卡的照片,配文“每節車廂都是一個景點,這趟慢旅必成爆款”。(河北日報記者 馮 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