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近幾十年的經濟建設成果是令人矚目的,不僅經濟總量可坐二望一,在民生水平上也僅次于浙江省而長期穩居第二位,如果是看轄區內單位區縣發展強度的話,江蘇省的頭部區縣則完全不遜于與浙江的了,全省整體居民收入水平略低主要還是因均衡性不及浙江所致。
本文就整理收錄了江蘇全省區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0強榜單,由此就能清晰可見省內民生發展頭部強區縣的高收入水平,以及展現了全省區縣居民收入的不均衡性。
在2024年度江蘇省區縣人均收入排名第30位的常州市新北區已達到6.5萬元以上了,這個收入水平按照購買力來說都快能夠得上中級發達國家水平了,而且30強門檻要比廣東、山東省的要高了1.5萬元左右了,也就略低于浙江省同層級水平一點,但再看它最前列區縣的收入又要比浙江省的更高哦。
最高的蘇州工業園區已達到9.66萬元/年,南京市的玄武區與鼓樓區也都以9.1萬多元/年緊隨其后,再看浙江省的區縣人均收入還無一能達到9萬元/年的,就能對比出來了。
眾人可能奇怪為何會有蘇州工業園區的單列,那是因它與好幾個區有交集而很難將其劃歸于某個區縣因此單列的話更準確些吧。
那么如何又能從30強區縣中觀察到江蘇省內民生發展的不均衡態勢呢?很簡單,入圍區縣市幾乎都被蘇南地區所包攬,南通市的崇川區是唯一上榜的江北區縣,且只以69180元/年位居第23位而與蘇州、南京、無錫與常州的頭部區縣還有較大差距的。如果再看蘇北五市的區縣收入則更低了,這也是江蘇全省人均收入低于浙江省一截的主要原因,均衡性遠不如后者。
下面就是看蘇南各市哪個在此榜單中更為出彩了,是蘇州、南京還是無錫?從大市的收入水平看無錫是要略遜于前兩者一籌的,所以其區縣的居民收入狀況也就可知不會比蘇州、南京更亮眼了,但發展的均衡性還是很高的,全市7個區縣就有6個上榜30強而哪怕沒能入圍的宜興市也已有6.4萬多元/年的較高收入,論區縣的收入均衡性可以算是各市中最高的了。
其實蘇州與南京之間的比較,均衡性也起到了決定作用的。
蘇州工業園區雖然可居全省首位,但頭部區縣的強度還是略不如南京的,后者能有6個區可在前十之內且全都可在8萬元/年以上,蘇州前十內就只有3席了。
那么為何蘇州大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能高于南京呢?就是其全域均衡性發揮的作用,蘇州市所有區縣的收入水平都可在全省30強以內哦,而南京的區縣能挺進30強的只有7席,還有4個區的收入水平就偏低了,尤其是高淳、六合與溧水這三個相對偏遠的都只有5.8萬元/年以上,所以對南京大市的整體收入有所拉低了哦。
最后再來看下常州、鎮江這兩座蘇南城市各有幾個區縣能上榜,前者入圍了4席,其中天寧區以7.28萬元/年排在第20位,所以與蘇州、南京、無錫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鎮江市則能入圍的更少,只有2席而且排名都在30強倒數了,鎮江市在近10幾年來經濟、民生發展速度都較慢的,其大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真的有可能會被南通超過的哦。
當然就現階段來看,蘇南地區的民生狀況還是在省內非常強勢的,江北地區還需不斷努力哦,不僅可提高自身民生水平也能幫助全省平均水準快步提升,大家說是吧?
來看下表,詳細了解江蘇省內區縣人均收入30排行具體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