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發布的時候,黑馬震驚于它那恐怖的大定數字和鎖單量,曾經對小米汽車的產能表示過淺淺的擔憂。
按照目前小米SU7和YU7的總積壓訂單量來說,我本來以為阿米怎么找也要先消化一段時間再說。
結果,就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里,萬能的網友已經先后爆出了兩臺小米新車。
一臺是6座SUV,另一臺則是兩廂/溜背SUV。
黑馬:你慢……慢一點,一口氣出倆,這速度太快了,受不了了……
諜照里的兩輛車,前者大概率會成為小米的首款增程車型,后者則很可能是入門級的小型SUV,保守估計價格在15萬左右,肩負著成為“年輕人第一輛小米汽車”的重任——
不如我們就叫它“紅米汽車”吧。(bushi)
雖說這兩輛新車怎么說也要等到明年了,小米也因為SU7和YU7兩款車接連爆火站穩了腳跟,但黑馬保守估計,產能問題大概率還是要讓雷廠長頭痛一段時間。
但不論如何,小米新車既然出了,那咱們肯定要扒拉一下到底是啥情況。
首先來看目前消息最多的6座增程SUV。
近期,有博主爆出角度更正的諜照,通過輔助線參考車長大概率超過5米,略長于問界M8,同時車身高度也更低,依舊是小米汽車家族系的運動風格。
結合此前的諜照爆料,這款增程SUV內部代號為“昆侖”,也有可能命名為YU9,三排六座布局定位大型增程SUV,主打家庭用戶市場。
車頂凸起明顯,大概率激光雷達等輔助駕駛硬件拉滿,高階智駕不會缺席;
說到智駕,這里提一嘴,前段時間因為監管收緊,車企不得在宣傳時提智能駕駛等字眼,但其實對于頭部廠商而言,反而是加固了其技術護城河的。
因為真有技術的,是真的敢拿出來宣傳。
比如昨天比亞迪直接宣布天神之眼可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還放了詳細的AQ回復,反正我看了之后是覺得挺牛逼的。
話歸正題,增程式混動按小米的調性,續航里程應該還有突破。
有消息稱,其將搭載小米自研的1.5T增程器加雙電機的混動系統,純電續航預計300公里(CLTC工況),綜合續航目標直指1500公里。
也就是說超過了理想L9、問界M9等同級車型。
至于車機系統、生態互聯肯定也不會缺席,但更具體的可能就要看小米人車家生態戰略的發展情況了。
黑馬記得SU7發布之前,有人問小米啥時候上增程,那會王化還一本正經的說,“未來數年里都沒有增程車型?!?/p>
圖源:小米汽車
結果沒想到這個數年的“數”,原來就是了“2”啊。
但對于小米而言,在造車進入決賽圈的時候才正式入場,選擇先用SU7、YU7打通純電這個相對更小的市場,再跳轉到增程/混動這個更大的市場,是一步穩妥的棋。
只是小米自己可能都沒想到,小米造車的路居然走的這么順利,增程車的計劃也順勢往前提了不少。
價格方面,網友目前普遍猜測起售價大概在29.99-39.99萬元,會低于問界M9的46.98萬起售價,繼續走性價比路線。
大家覺得這車咋樣?
36:果然小米也救不了SUV的顏值。
至于另一輛更小的兩廂SUV,爆出的信息就相對較少了。
因為純靠網友肉眼盯幀。
“車燈撐起車衣的折痕連貫,和YU7的車燈與風道的情況不一致”、“輪轂和軸距也對不上”……
而根據有限的信息,只能看出這大概率是一個兩廂小車,或者是個溜背SUV。
至于價格,很可能會下探到1開頭的數字,至于是10萬級還是15萬級,大概率不會很低。
不過嗷,因為目前信息還是太少,這個運動小車車是否是盯幀失誤咱不敢保證。
但黑馬覺得,小米之前稱不會做太便宜的車,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想先打品牌,性價比市場的太卷,也不利于品牌起步,同時還沒啥利潤空間。
可隨著小米汽車逐步穩住市場之后,按照正常思路,勢必會朝著更大眾的領域探出觸角,不管是增程還是入門級小車,都符合這個規律。
所以哪怕這次的小車車確實是個烏龍,估計等不了幾年,小米還是會給咱端上來的。
說起來,大家是更期待大型增程SUV還是更便宜的入門級小車?
反正不論你選哪個,排隊可能都不會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