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這樣一種新型潮流,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火了。
男朋友開車時,自己無聊怎么辦?就讓他在副駕上,給自己裝個“寶寶方向盤”。
粉粉嫩嫩的外觀,嬌滴滴的提示音,傻瓜式的操作,就適合可可愛愛的自己。
有了這個,就可以陪男朋友一起“開車”啦。
“這大概就是幸福具象化吧,我開車,她陪我一起開車,她幼稚,我陪著她一起幼稚。”
“誰的副駕駛還沒個小可愛,快艾特你的男朋友安排上吧。”
不懂就問,喜歡用“寶寶方向盤”的這波人,和之前用“寶寶碗”的,真的不是同一批嗎?
而且,看似人畜無害的小玩具,裝在副駕駛上,其實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首先,當意外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時候,原本應彈出安全氣囊的位置,被這個塑料方向盤給霸占了,你想想后果會如何?
其次,裝了這個副駕方向盤,需要左轉的時候,女友在那右轉得起勁,會不會干擾到主駕的反應?
然而,這些隱形危險,卻被那些因為感受到了“被重視”、“被寵愛”而沾沾自喜的女生們拋之腦后。
紛紛在評論區(qū)里艾特自己的男友購買同款,讓那些帶貨的網(wǎng)紅們賺得盆滿缽滿,果然印證了評論區(qū)的一句話:
“任何一樣東西,只要和愛情掛鉤,哪怕是一坨屎,它也能賣出去。”
02
除了“寶寶方向盤”,很多女生還喜歡在男朋友的車里貼上滿滿的“寶寶貼紙”。
不僅能讓原本“硬漢十足”的車充滿了可可愛愛的氛圍感,還能“宣誓主權”,讓男朋友不敢再讓其他女生坐副駕。
還有女生會在自己的車后貼上迎合社會刻板印象的貼紙:
“女司機,你懂得,請保持車距。”
“潑婦in car,無所謂,必要時我會瞎開。”
通過這些貼紙,仿佛讓人看到了一個嬌滴滴的小司機在向別人撒嬌,通過自我矮化來乞求別人優(yōu)待自己。
你會發(fā)現(xiàn),當下社會,沉迷于這種矮化、弱化自己來獲得寵愛、優(yōu)待的現(xiàn)象,是層出不窮。
比如,我之前解讀過的“嬌牛馬文學”:
“早晨穿著可可愛愛的鞋子和毛茸茸搖粒絨外套,在一群黑色行政夾克里穿梭,扮演全自動闖禍機。
中午陪領導們吃飯,上去就坐上主位,把飲料倒?jié)M,然后再點倆小孩菜。
突然覺得自己好沒見過世面,開始覺得很慌,然后發(fā)現(xiàn),一圈下來,控糖的領導把小孩菜都夾走光盤了。”
比如,“上位者的寵愛文學”:
“生意場上,大人在討論事情,我悄悄伸手試探,本以為他不予理會,沒想到......
我就是喜歡他對于工作上的理性從容,而面對我是無法理智的混亂頭腦,理性又克制卻又無法矜持的靠近。”
“陪他去見上位者的時候,我就打扮得乖巧宜家,一副小鳥依人星星眼的樣子;
去見合作伙伴,就貴婦模樣氣場強大,一副大哥的女人的樣子......”
再比如,攀比著自己因為長得太好看,被老公關在家里不讓上班:
“我老公養(yǎng)了我14年,他沒想到我待在家里收快遞,還會被快遞小哥發(fā)信息表白。”
“和我老公結婚13年,孩子是11歲,從沒讓我上一天班,說我要上班就要和我離婚。”
你以為她們是在抱怨,其實字里行間的炫耀、沾沾自喜,都快要溢出來了。
03
一個血淋淋的現(xiàn)實是,你以為主動幼化、矮化自己,就真的能夠獲得別人的寵溺、優(yōu)待嗎?
很多女騎手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曬出,僅僅因為自己是女性,就莫名其妙就被惡意別車的視頻。
一位男騎手為了慶祝自己粉絲達到30萬,就穿上女裝、請人來給自己化妝,扮成女性騎摩托車。
結果短短的10公里路程,他就被惡意別車了3次,氣得他直呼:“卸妝卸妝,我一下都忍不了了。”
他坦言自己騎了這么多年車,從來沒被別過,所以絕對不是巧合,而是那些人故意的。
有些人開車就喜歡撿軟柿子捏,看到男的騎車就躲得遠遠的,怕碰到他車;
看到女孩子騎車,就一把油門超過去,要么在屁股后面使勁按喇叭,要么惡意別車。
別說騎摩托車了,就連小電驢,打扮得粉粉嫩嫩很可愛,也會被惡意破壞。
別人的車都好好的,就自己的粉色小電驢,車包被涂鴉、裝飾的翅膀和耳朵也被摳走,輪胎也被扎了。
人性中的陰暗面就是欺軟怕硬,并不會因為你的示弱、扮可愛就優(yōu)待你;
反而會故意欺負你、惡心你,因為知道你并不能拿他怎么樣。
幼化的本質其實是“去權化”,當一個成年人刻意模仿兒童:
在親密關系里,她更容易被塑造成“依賴者”,而非平等伴侶,從而能被更輕易地拿捏;
在職場中,她會被削弱“專業(yè)性”、“權威感”,從而讓真正應該爭取的晉升名額、合作機會白白溜走;
在社會評價里,她會被默認為“天真無害、沒有攻擊性、不具威脅性”,從而遭受到更多壞人的惡意。
04
真正的女性力量,不是在副駕駛上裝個“寶寶方向盤”,假裝開車。
而是掌控好自己人生真正的舵柄,不懼困難,勇敢前行。
就像26歲的女農(nóng)機手姜曉娜,看到麥田里起火了,二話不說就駕駛著收割機沖向火場。
灼熱的大火雖然讓她無比恐懼,但她卻絲毫沒有退縮,而是冷靜地給大片的麥田割出隔離帶。
最終等來了消防員滅火,與他們并肩同行,她搶收了2萬斤小麥,下了車腿都軟了。
那一刻,以前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具象化了,為堅強勇敢的女性點贊。
還有荊州龍舟公開賽上的女鼓手,扎著麻花辮,看上去像鄰家小妹,表面弱不禁風。
但是比賽開始后,精準掌握節(jié)奏,帶著隊伍連超兩隊,取得第一。
總有人說,女人不能碰龍舟,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女鼓手正在用自己的實力打破偏見。
當萬千女性拒絕在副駕上安裝那把玩過家家似的“寶寶方向盤”;
當車后窗不再需要撒嬌免責聲明,“女司機貼紙”逐漸失去市場;
當“嬌妻文學”、“嬌牛馬文學”、“上位者文學”不再備受吹捧......
平等的齒輪才真正開始轉動。
愿越來越多人不再主動讓渡自主權,不再迎合社會對無害化女性的幻想,不再用幼稚去換取寵愛。
你有權選擇可愛,但不必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