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共和國為那些在戰爭年代立下赫赫功勛的將領們授銜,粟裕將軍因為堅決請辭,沒有封帥,是多少人心里的意難平啊?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曾經滿懷感慨地說:“別人大部分精力被官場風波、政治起伏耗盡,他大部分精力仍然花費在地圖前,用放大鏡端詳世界上哪里發生了動蕩,站在那里默默地想,一看就是半天。他一輩子沒有學會用其他眼光,只會以軍人的眼光審視、分析、判斷眼前這個世界。”
作為一代戰神,粟裕身上的確有著遠超別人的獨特魅力和神乎其神的絕技。
1、最強大腦:他是一部數據詳備的活地圖
正如金一南將軍所說,粟裕將軍一輩子癡迷于地圖。
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地圖就是一堆復雜而枯燥的線條和圖形,宛如曲折回環的迷宮,讓人眼花繚亂,但粟裕不這么看。他說:“奧妙無窮,熟悉地圖,是指揮員的基本功,不諳地圖,無以為宿將。”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粟裕就成立了專門的地圖測繪參謀隊伍。到解放戰爭后,這支測繪隊伍已經高達100多人。
粟裕每到一處,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掛地圖、看地圖,直到能夠將地圖爛熟于胸為止。每次戰前,都要在地圖上反復測算作戰方案。他不僅熟悉村莊、地名、河流,就連水田、旱田都分得清清楚楚。
粟裕的繪圖參謀秦叔瑾回憶:他們有一次進入一個叫周家倉的小村,粟裕發現圖上標記少了一座瓦房,粟裕立刻讓他修正。身邊的人對他這樣神乎其神的記憶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粟裕看地圖有一個特點,他不僅看1/50000的地圖,還要看友鄰部隊地區的1/200000的地圖,甚至是更大范圍的1/500000圖和全國1/1000000圖。
也就是說,粟裕不只考慮自己要指揮的某一場戰斗或者戰役,還具有全局性思維,能夠跳出自己一地一隅的局限,著眼全局考慮戰略問題。所以,他總是能從戰略全局的高度,把局部戰役打出精彩。
隨粟裕征戰的作戰參謀回憶,在他所接觸到的軍事指揮員中,像粟裕這樣精通地圖又熟記地形的,絕無僅有。
建國后,粟裕卻依然對地圖情有獨鐘。他的辦公室和家里,沒有精美奢侈的裝飾品,而是在各處掛上各種地圖。看完就背,直到記住為止。如果世界上哪個地區發生了戰事,他就把哪里的地圖掛起來,一看就是大半天,反復觀察分析,隨時關注事態發展。
2、最佳射手:他是百步穿楊的神槍手
粟裕是個神槍手,這在軍中,是盡人皆知、無人不服的神話。
他的槍法有多準?
百步穿楊?那是小意思。遠距離打中靜止的物體,還不算本事,要打,粟裕將軍就打奔跑中的目標。
一次外出的路上,粟裕發現有只大獾正在草叢里低頭覓食。他就緩緩掏出了槍,卻遲遲不扣動扳機。
身邊的警衛員非常著急,怕獵物跑了,催促他趕緊開槍。
粟裕揮了揮手,命令警衛員前去驚大獾一下。警衛員滿心疑問,把獵物驚動跑了,還怎么打?
不過,他還是奉命行事。警覺的大獾聞聲立即跑開。只見粟裕穩穩地舉槍、扣動扳機,大獾應聲倒地。
1962年,粟裕和許世友、韓先楚、陶勇等人在上海養傷,老將軍們相約去打獵。途中發現了一群野兔在吃草,韓先楚將軍看到后,抬手打中了其中一只。但這一槍,也驚動了其他野兔,受驚的兔子們撒腿就跑,你能想出跑得有多快。但粟裕不慌不忙,輕輕抬手,一槍出去,一只正在奔跑的兔子應聲倒下。
建國后,他家里除了地圖,還收藏了幾支精致的槍作為“鎮宅之寶”,有的是在戰場繳獲,有的是友人相贈,幾乎每支槍都有一個故事。
文革開始后,中央決定將私人手中的武器一律上交。粟裕細心地把每一把槍擦得油光锃亮,依依不舍地交給接收的人員,再三請他們保管好,說等運動完了自己還要拿回去的。
接收人員走后,老將軍宛如被掏空了一般頹然而坐,悵然若失。
3、最炫騎術:他有媲美張果老的騎行絕技
八仙里的張果老以優哉游哉倒騎驢而聞名。
而我們的粟裕將軍,倒騎的不是性格溫馴的小毛驢,而是鐵蹄飛奔的戰馬。他是如此喜歡騎馬,性格沉靜的他,每次上馬心情都格外好。即使是行軍途中,他也不喜歡下馬,軍務全在馬背上處理。最絕的是,遇到軍情,他就會轉過身子,背對馬頭,像張果老一樣倒騎,面朝后方的部下們一同商議軍情。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也成為粟裕將軍美譽四方的一大特色。
因為善騎愛騎,粟裕將軍還留下一段佳話。
1943年9月,跟隨粟裕多年的愛馬因病死去,這讓將軍郁郁寡歡、寢食難安。身邊的將士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后來打聽到附近有一匹遠近聞名的寶馬,粟裕就想買下來。但主人也是愛馬之人,自然不肯忍痛割愛。部下們為了讓他高興,就想用強硬手段為他買下。粟裕將軍得知后,罕見地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了他們。
是的,劉伯承元帥評價粟裕“有古名將之風”,以將軍的仁俠厚義,怎么可能強人所難,奪人所愛?部下們也明知道這一點,只是,不忍心看他難過。
不過,這事兒富于戲劇性的是,不久后,馬主人親自將這匹寶馬送到了駐地。
原來,這個人知道之前買馬的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粟裕,就高高興興地把自己心愛的寶馬送上。粟裕將軍喜出望外,整整款待了人家六天。臨行前,馬主人拒絕了粟裕的好意,分文不取。因為,他是因為仰慕將軍的威名,心甘情愿地將愛馬贈予英雄,否則金山銀山,也換不走自己的心頭所愛。
4、最快跑者:他是自幼練就的“飛毛腿”
粟裕所帶領的部隊,素來有著“奇兵”的稱謂,在游擊戰和解放戰爭中,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敵人防不勝防,可謂百戰百勝。
為什么?
一支沒有靈魂的部隊是打不了勝仗的靈魂。而這個靈魂,是要由他的最高將領賦予。
粟裕及其部隊之所以讓敵人感到猶如神兵天降、不可思議,是因為他們不僅在粟裕的熏陶下,善用地圖、熟知地形地貌,更是因為他們行軍速度極快,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敵人依照常理預估的地點。
最牛的是,身為指揮員,粟裕行軍,常常不靠車也不靠馬,甩開他的“飛毛腿”,同年輕的士兵們一樣前進,由此也可以看出粟裕體能的強悍。
這個能力,是粟裕在年少時候練就的。他早年在家鄉跟隨師傅學習功夫,沒事兒就邁開雙腿進行長跑,無論什么情況發生,他都沒有放棄過。
1927年粟裕加入武昌二十四師教導隊。訓練期間,每天清晨有長達10公里的例行長跑,粟裕總是能夠輕松居于隊列之首,是當之無愧的“飛毛腿”,隊員們對他這項神技無一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后來他加入紅軍時,被問及有何特長,粟裕在登記表上寫下了三個字:跑長路。
今天,我們說,機遇和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
回想粟裕將軍波瀾壯闊、戰功赫赫的一生,若非擁有這些神乎其神的絕技,哪里會有那樣大的成就?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用充滿激賞的語氣說:粟裕是一個永不退役的老兵,一輩子在等待、在準備硝煙來臨。除了戰爭,他別無所慮,除了戰爭,別無所求。國家安全應該托付給這樣的人。
當之無愧的戰神和國之柱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