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聯會公布了6月份的SUV零售排名。
除了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依然占據榜首外,問界M8成為最大黑馬,一款40萬級的國產SUV,6月交付量居然超過了2.1萬輛,簡直是把新中產家庭一網打盡了。宋Pro和宋L則是正常發揮,比亞迪在這個級別的定價權還是挺可怕的。
但最令人驚奇的,還是燃油車的集體反擊,在前十中占據了6個席位。其中既有探岳、途觀、CR-V-榮放這樣的合資老面孔。也不乏在后電動時代崛起的新貴,比如星越L和卡羅拉銳放。
都說電動化時代已經到來,這些燃油SUV為何如此生猛?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燃油車全面潰敗,僅SUV堅挺
看一眼乘聯會的數據,6月國內新能源車的零售滲透率是53.3%,較去年同期又提升了4.8個百分點。雖然看起來油電依然是勢均力敵的架勢,但考慮到燃油車經營這么多年,產品的廣度遠超電車,實際競爭情況遠比數據顯示的更加糟糕,不信我們看數據。
轎車領域,前五都是新能源車,吉利星愿,比亞迪海鷗加雙秦,還有一個是宏光MINI EV,前面幾個都是至少3萬+的銷量。在銷量前十的轎車中,僅有朗逸、軒逸、凱美瑞三大“老將”上榜。
MPV領域也差不多,雖然賽那拿下了銷冠,但從第二到第五分別是騰勢D9、嵐圖夢想家、別克GL8新能源以及魏牌高山。是的大家沒看錯,連GL8這樣的經典序列都“叛變”了。
也就是說,轎車和MPV這兩大類目,都已經變成新能源車主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因為“合適”。
轎車要省錢,要不高的代價體驗更好的動力,那電車再合適不過了。MPV要安全,要省油省心,要NVH好,要加速線性,這些也正中新能源車的下懷。
畢竟新平臺的新能源MPV,確實個個都是碰撞五星。而燃油車平臺的MPV,似乎只有豐田的TNGA能滿足這一需求。因此這兩個領域,燃油車想要反擊實在是太難了。
而SUV的情況還有一些不一樣,相較于轎車,SUV需要更大的空間,相比于MPV,SUV需要更強的通過能力,很多地方都是將SUV作為輕越野車使用的。因為這些特質,SUV天生就具備更多長途出行、出游的屬性,那燃油動力依然是有優勢的。
雖然在用車成本上,燃油車SUV也比不過電車。但沒有里程焦慮,保險便宜,保值率高,維修方面這些因素疊加,更多“求穩”的人還是愿意選擇燃油SUV。
(2)打不過,就加入?
除此之外,現如今的燃油SUV早已“大換血”,它們也引入了相當多的電車功能。用起來的體驗,也完全可以與電車掰手腕。
比如進入銷量前十的6款燃油SUV,有三款都有混動版本,并且CR-V、榮放、卡羅拉銳放的混動車銷量占比都相當高。說白了,這些都是披著燃油車外衣的電車。
以本田CR-V e:HEV為例,這款車配備了一款135kW的大電機,最扭矩搞大335Nm,這讓它幾乎所有的市內工況都可以采用電驅動,LFE22 2.0L發動機更多的時候只是作為“充電寶”存在。一旦上到高速,它還可以切換到發動機直驅,相比現在的增程車更加節能。
除了不能充電,或者說不用充電,這樣的燃油車開起來體驗已經與電車無異。
還有就是,新一代的燃油SUV,智能化程度也已經不輸電車。以全新的途觀L Pro為例,這款車搭載了大眾與大疆聯合開發的IQ.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具體做法就是用慣導雙目攝像頭仿生人眼觀測原理,可以在0-130km/h全速域實現L2++級輔助駕駛。
從當前的消費者反饋看,這套系統已經深度適配中國復雜路況,能做到360秒超長跟車停車,可以在早高峰擁堵路段解放雙腳。新車的車道保持系統可以攻克75m小曲率彎道,這已經可以覆蓋全國90%的盤山公路。面對加塞場景,也能通過智能撥桿變道輕松應對。還有遙控泊車功能,通過手機APP就能自動泊入限寬2.1米的車位,新手司機的福音。
當然還有車機表現,新一代的燃油SUV已經標配驍龍8155芯片+5G模塊,屏幕夠大,語音喚醒速度夠快,也支持藍牙,華為生態,騰訊車載生態也都融入了,用起來的體驗也完全不輸新能源車。
簡單來說,除了名氣還沒那么大之外,現在的燃油車智能表現已經非常優秀。
(3)新品類,依然有機會?
面對新能源車的沖擊,燃油車大多處于守勢。比如以前大賣的雅閣、軒逸、凱美瑞、朗逸,現如今也依舊在大賣。這也并不意味著新車就沒有機會,比如星越L和卡羅拉銳放,就屬于后起
之秀。它們之所以能崛起,更多還是因為品類創新。
星越L屬于典型的“大而全”車型,滿足了消費者對一款緊湊型SUV的全部幻想。
外觀設計大氣穩重,不僅整體造型硬朗,還比例協調,符合各個年齡段消費者的審美;空間也夠大,雖然定義是緊湊型 SUV,但軸距達到了2845mm,身高 1米8的乘客坐進后排,腿部仍有兩拳左右的空間,頭部還有一拳空間,能很好地滿足家庭出行需求。
動力足夠也強勁,全系標配 2.0T 高功率發動機,搭配8AT變速箱,最大功率175kW,最大扭矩 350N?m,0-100km/h加速7.5s。
這個數據或許大家看著不夸張,但想一想這可是一款超大空間的燃油SUV,7秒級的加速是不是已經很夸張?以前可是思域這個級別的小鋼炮才能跑到這個加速。
新車還有不錯的舒適性,前排座椅標配加熱,駕駛位額外有通風按摩功能,從次低配開始都有駕駛位頭枕揚聲器,后排座椅靠背支持 30°-40° 的無級電動調節。甚至CCD可變阻尼懸架都加入了,可以讓行駛平順性提升33%。
智能表現也可圈可點,高通驍龍8155旗艦級芯片配合銀河 OS 2.0 系統,還有25.6 英寸 的AR - HUD 抬頭顯示,再加上最近幾年的不斷優化,整體表現已經相當優秀。
至于卡羅拉銳放,這款車其實就是鋒蘭達的姐妹車,這兩款車加起來現在一個月也是3萬+的銷量,可以看作是介乎于SUV和轎車之間的跨界車。
有SUV的大空間,軸距有2640mm,后排腿部空間寬敞。后備廂容積還有438L,可輕松容納嬰兒車、露營裝備等物品。此外,新車的儲物格設計也非常人性化,方便放置常用物品。
配置方面,全系標配T - Pilot 智駕輔助技術。油耗也幾乎與普通轎車無異,智能電混雙擎版本百公里綜合油耗只有4.56L。
關鍵還是價格,現在優惠后混動版本已經在10萬級別,實在很難拒絕。
(4)功夫拍案
相比于其他品類的弱勢,燃油SUV之所以能保持強勢,還是由SUV這個品類的特質決定。需要出行、出游,需要品質穩定,需要好打理、好維修,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燃油SUV依然有很大的市場。
另外一方面,也得益于廠家的不斷創新。比如星越L幾乎考慮到了所有的方面,令人無法拒絕;卡羅拉銳放兼具SUV的實用性和轎車的低能耗、操控性;部分燃油SUV已經操控“電車化”,同時還有不輸電車的智能表現。
綜合來看,似乎并非只有電車才是唯一答案,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