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龍江一大叔想創(chuàng)業(yè)養(yǎng)一種叫伊犁鵝的大鵝,朋友勸誡他千萬別養(yǎng)這種鵝,說這鵝容易飛跑了。
大叔不聽,轉身就投30多萬購進了6000只伊犁鵝鵝苗。看著小鵝茁壯成長的歡快樣子,大叔也跟著歡快了起來,心里還盤算著狠狠賺上一筆。
不料,當年秋天的一個早上,大叔發(fā)現(xiàn)自家一半數(shù)量的大鵝竟全被大雁“拐跑”,他肝腸寸斷,欲哭無淚。
就在大叔心如死灰,無比絕望時,那3000多只大鵝竟又都飛了回來,而且還額外帶了幾千只鵝回來……
大叔名叫張信,是黑龍江大慶人,彼時,張信處于離異狀態(tài),兩個孩子跟著奶奶在老家生活,他孤身一人在外打工。
老娘在后方幫著帶娃,張信在前線拼搏,這樣的日子有些無奈,但分工明確,生活還是充滿了希望。
人有旦夕禍福,不久,張信的老娘因中風臥床不起,這就意味著老人不僅不能照顧兩個孫兒,自己還需要別人照顧。
遇到這種情況,張信離職回家似乎成了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然而,彼時張信的事業(yè)正處于上升期,薪資待遇各方面都還不錯,他是舍不得放棄這份工作的。
值得一提的是,張信還在當?shù)卣劻藗€女朋友,如果辭職回家,就意味著這段感情會無疾而終。可不辭職,老娘和孩子又沒人照顧。
一時間,張信陷入了兩難。
想到老娘含辛茹苦將自己撫養(yǎng)長大,如今生病臥床需要人照顧,最終,張信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他都要回老家照料母親。
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女友沒了也可以再談,但是老娘只有一個,一旦出了什么問題,張信后悔都來不及。
于是,張信找到了女友,他先是跟對方說明了自己的家庭情況,然后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是的,他打算和女友和平分手。
不料,張信女友在聽完他的敘述后,不僅沒有翻臉,反而對他的孝心大加贊賞。女友表示,自己愿意跟他回老家一起照顧老人和孩子。
女友的話讓張信濕了眼眶,他在心底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辜負這個女人!
回到老家后,女友果然遵守當初的承諾,不僅將老人和孩子照顧得妥妥帖帖,還主動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這讓張信十分內疚。
以前,張信是打算好好打幾年工,攥點錢,然后再跟女友提結婚的事情,那樣,他們的生活也比較有保障。
可如今,自己不僅沒能給予女友富足的生活,相反,他還把她一起拉下了水。
村里人知道了張信和女友的事情后,都說張信找了個好女人,紛紛勸說他早點和女友完婚,可不能辜負人家姑娘。
一番話說到了張信心坎里去了,不久,張信果然和女友扯了結婚證,辦了酒席。
短暫溫存后,張信意識到自己該做點什么了,畢竟妻子和自己當前都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而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樁樁都離不開錢。
之后,張信搞起了養(yǎng)殖業(yè),雞鴨豬魚這些,張信都嘗試過,但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這讓張信身心疲憊。
那天,張信去集市上買東西,走到半路遇到了一個高中同學,老同學多年未見,張信格外激動。
兩人拉著聊了一會兒,眼看到午飯點了,老同學拉著張信就進了一家飯館。也就是在這家飯館里,張信吃到了一種他之前從未吃過的大鵝,那鵝的肉質鮮美,卻不像普通鵝類。
同學告訴張信,這是伊犁鵝,是這家飯館的招牌菜,之所以肉質鮮美,不同于一般鵝類,是因為這種鵝會飛,雖然個頭沒普通鵝大,但是價格卻是普通鵝的好幾倍,就這么一只都要三四百塊,盡管如此,依舊供不應求。
同學的一番話讓張信看到了商機,既然這種鵝肉質鮮美,賣的貴,還賣的好,那自己要是大量養(yǎng)殖一些,豈不是可以大賺一筆?
張信倒也沒隱瞞,就在飯桌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同學,不料卻遭到了同學的反對。
“養(yǎng)它(伊犁鵝)干啥,那鵝會飛的哦,小心血本無歸!”同學好心相勸,“要不然怎么供不應求呢,沒那么好養(yǎng)的!”
之后,同學又給張信分析了一些其他問題,總而言之,就是勸他打消養(yǎng)伊犁鵝的念頭。
但張信不信邪,他覺得同學只不過是紙上談兵,自己都沒養(yǎng)過,就把困難先擺出來,自己嚇自己。
回家后,張信找到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妻子當然贊成他,但是兩口子一合計,發(fā)現(xiàn)家里的本錢根本不夠買鵝苗的,這還不算養(yǎng)殖場地和飼料這些花銷。
一番思慮后,張信找到了自己一個姓許的老友,簡單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后,一開口就向對方借80萬。
老友和張信關系好,二話沒說就把錢借給了張信,甚至還額外給了他20萬,一共是100萬,連借條都沒讓張信打。
向友人道過謝后,張信立馬開啟了自己的養(yǎng)鵝之路。
他先是花重金租了一處1000多畝的水澤地,接著又一口氣購買了6000只伊犁鵝鵝苗,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成本,一下子花掉了一大半的錢。
那段時間里,張信幾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狀態(tài),有時忙起來吃住都在鵝場旁的窩棚里。
老娘和孩子則全扔給了妻子,他覺得,男人嘛,就該甩開膀子去闖蕩,他勢必要給家人一個滿意的答卷。
看著水澤地里活潑歡快的鵝群,張信信心滿滿,但他并沒有忘記之前那個老同學的提醒。
老同學說伊犁鵝會飛,到時飛走了那就掉的大,張信當然不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
于是,他利用空余時間跑去別的養(yǎng)鵝大戶那學習取經(jīng)。別人告訴他,想要這種鵝不飛走,就要提前養(yǎng)成一個定點定時投喂的習慣,讓伊犁鵝養(yǎng)成一個依賴的習慣,不僅如此,還要提前給這些鵝修剪羽毛,然后就是增重。
羽毛少了,鵝的重量起來了,它們就算想飛也飛不起來,自然就不存在飛走一說了。
理論是這樣的,但6000只鵝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日常的管理照料都費了張信不少心思和精力,挨個給伊犁鵝剪毛,這可是一項大工程,真正實施起來費勁得很。
因此,張信有所懈怠,而這也為日后鵝群飛走埋下了伏筆……
時間轉眼就到了初秋,看著一天天長大的鵝群,張信心里充滿了無限憧憬。
他大概估計了一下,這些伊犁鵝大概都六七斤一只,就算一只賣250塊,把本錢一除,那也能賺個近百萬,就能輕而易舉還清朋友的債務了,也能瞬間改善家庭條件。
然而張信還是高興得太早了……
兩個星期后的一天早上,張信像往常一樣去鵝場喂鵝,結果還沒完全進到鵝場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令他震驚又難以接受的事實——一群路過的灰雁領頭,竟光明正大地“拐”走了張信鵝場里一大片鵝。
看著鋪天蓋地的鵝影,張信急得直跺腳,任憑他怎么呼喚,那些鵝最終還是被“拐”跑了。
事后,張信對剩余大鵝一一清點,發(fā)現(xiàn)飛走的那些鵝的數(shù)量足有3000多只。頃刻間,七八十萬打了水漂,張信欲哭無淚。
那一刻,張信才想起之前朋友的告誡,說這鵝容易飛走,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后悔也來不及了。
就為這事,那一陣子里,張信寢食難安,整天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這讓他的妻子十分心疼。
妻子勸他將趕緊將剩下的近3000只鵝賣掉或轉手,要是再來一群灰雁,那可真是血本無歸。
張信的朋友得知此事后,也紛紛勸他及時止損,望著茫茫天際,張信迷茫了,“難道一開始我就不該碰這個?”
俗話說得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為了保住剩下的鵝群,張信果斷雇請了幫手幫忙修剪大鵝的羽毛,同時嚴格按照定時定點的投喂原則,一整個秋天過去了,剩下的鵝竟真的乖乖待在了水澤地。
盡管如此,每每想到之前飛走的那批鵝,張信始終如鯁在喉。
同時,他也暗下決心,等次年上半年將這群鵝賣掉后,以后打死他都不養(yǎng)這種鵝了。
就這樣,一整個冬天里,張信為丟鵝這事鬧得心神不寧,每次去鵝場都會傷心一番。
直到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去鵝場巡視時,剛進去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只見平時稀松的淺灘邊一下子黑壓壓一片,張信定睛一看,卻發(fā)現(xiàn)是他先前丟失的那3000只伊犁鵝回來了!
不僅如此,張信還發(fā)現(xiàn)飛回的鵝群里多出了不少小鵝,應該就是那飛回的3000多只鵝產(chǎn)下的小鵝。
就這樣,張信失而復得,本來只有兩三千只鵝的鵝場一下子變成了上萬只鵝的大場,張信高興得合不攏嘴。
周圍人知道這事后,也紛紛感嘆張信這是走運了,張信卻覺得這肯定跟自己平時的喂養(yǎng)習慣有關,定時定點的投喂加上平時大部分時間都與鵝相處,鵝與人都處出了感情。
所以,那批鵝跟著灰雁南下過完冬后,又想念張信這里,這才將自己的后代也帶了過來。
經(jīng)此一事,張信的信心又回來了,在2017年的時候,他一口氣養(yǎng)了4萬只伊犁鵝,并且思路也打開了,與人合作搭上了旅游這條路子。
為了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張信聯(lián)系旅行社的朋友,將游客帶到了他的鵝場看飛鵝。
凡是來他鵝場看鵝的游客需要買票,但是他會額外贈送一大鍋煮熟的鵝肉,這樣一算下來,游客們也挺樂意,之后覺得味道好,還會主動要買一些鵝肉、鵝蛋之類的。
因此,張信也不愁鵝的銷路了。
據(jù)說在2019年時,張信的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他靠養(yǎng)鵝不僅實現(xiàn)了個人的財富自由,甚至還帶動了當?shù)氐慕?jīng)濟,為當?shù)卦S多農戶提供了穩(wěn)定有保障的工作崗位。
不僅如此,張信甚至還主動無償帶領鄉(xiāng)親們養(yǎng)鵝,提供技術支持,等等,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
一提到張信,當?shù)剜l(xiāng)鄰都會豎大拇指,因為他一個人幫助當?shù)卦S多人脫了貧,是造福一方的好人。
當記者問張信,自己悶聲發(fā)大財不好嗎,為何會選擇無償帶引其他人,張信表示:“自己成功了,富裕了,這不算有本事,在自我成功的基礎上,積極帶引幫扶周圍人,讓他們一同邁入幸福生活,這才算是真正的有本事。”
張信的話讓人動容和欽佩,其實回過頭來想想,他能有今天的成功與他自己種下的善因脫不了關系。
當初,他老娘患病臥床需要人照顧,他為了盡孝床前,毅然決然辭掉高薪工作,甚至冒著和女友分手的風險提出要回老家,皆因一個“孝”字。
古往今來,孝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有孝心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也祝張大叔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