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走進陜西榆林靖邊縣楊橋畔鎮陽周村的蔬菜大棚,一派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映入眼簾:青翠欲滴的芹菜長勢喜人,部分已收割完畢,整齊碼放在農機上,散發著清香,傳遞著豐收的喜悅。
“我們選擇承包陽周村的蔬菜大棚,主要是看中楊橋畔鎮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相對完善的大棚基礎設施。而且發包方是陽周村集體,在服務保障方面更讓人放心。”陽周村大棚合作經營負責人郭衛強介紹,“今年,我們每畝地可以收獲1.2萬斤芹菜,畝收入可達4500元左右。目前,這些優質芹菜都順利銷往西安、洛陽等地,市場反響很不錯。”
陽周村蔬菜大棚的蓬勃發展,得益于當地一系列有力舉措。2023年以來,陽周村積極爭取和籌措資金,將30多戶村民200余畝土地化零為整。村委會經充分討論和征求意見后,修建了9座連棟溫室棚,并配備高壓電路、機井水泵、變壓器、生產道路等配套設施,切實將村集體資產做優做強,為農業發展筑牢根基。
同時,鎮村積極爭取項目,推進實施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升級改造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并及時關注水、電、路等運行情況。今年4月份,在大風沙塵損壞蔬菜大棚膜后,村委會組織群眾及時修繕更換了損壞的大棚棚膜,保障了大棚正常運營。
蔬菜大棚既是楊橋畔鎮以服務謀發展,盤活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生動實踐,也是楊橋畔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不斷壯大現代農業的開拓之舉。楊橋畔鎮地處靖邊縣城東15公里,靖邊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坐落于此,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為此,楊橋畔鎮確定了“服務保障服務經開區、產業發展依靠經開區、鎮園一體化融合”的戰略定位。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大力打造蔬菜、育苗種植園等特色農產品供應保障基地,打造冀氏家庭農場、小陽香瓜等鎮域自主特色農業品牌,以“質”謀變,打響楊橋畔鎮農業名片。
此外,楊橋畔鎮堅持以“變”謀“活”農業發展理念,采用多元化經營模式,將沙畔村40多畝土地以資產入股方式與種植大戶合作分紅,輻射帶動本村蔬菜種植,成功打造了沙畔村設施農業示范園成功案例,為周邊鄉村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今后,全鎮將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事體驗、農家樂、種養一體化等新型農業業態,積極爭取更多農業項目落地實施,不斷注入農業發展‘活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書寫鄉村振興嶄新篇章。”楊橋畔鎮黨委書記楊智表示。
來源:群眾新聞客戶端
編輯 劉雅嬌 校對 強小強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