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那英可以算得上是業界頂流,作為樂壇前輩,那英演唱會的門票靠搶、本人也總能在各種比賽評選中“穩坐高位”,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名字似乎慢慢地消失在了我們的視野中,甚至已經到了無人問津的局面。
演唱會門票“打骨折”也沒人要,合唱環節回應寥寥,甚至還未結束觀眾們就已經“看不下去”選擇離場,這位叱咤風云二十年的歌壇大姐大,最終還是遭到了自己曾經“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的反噬。
歌壇天后的票怎么突然賣不動了?那英還能找回丟失的路人緣嗎?
本文所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及文內
“歌壇天后”跌落神壇
“風水輪流轉”這句話在娛樂圈里可以說應驗得尤其迅速。
作為名號響徹全國的明星,曾經那英的大名就是票房保障,她的演唱會粉絲們得靠搶、靠秒殺,擠破了頭才能拿到一張入場門票,可如今的光景和之前相比只能說是相當慘淡。
澳門場偌大的場地坐得稀稀拉拉,那英在臺上唱得賣力,唱到動情處習慣性地把話筒遞向觀眾,本以為還能像曾經一樣換來“山呼海嘯”的和聲,誰料想臺下死寂一片,回應她的只有尷尬的沉默,本人不得不勉強笑著打圓場。
更扎心的是人群中竟然有人高喊起了刀郎的名字,可以想象那英站在臺上會有多難堪,之后她就連唱起《一笑而過》這種國民金曲,臺下也只是零星幾聲跟唱,氣氛平淡得像白開水。
到了演唱會快結束,還沒等散場觀眾就陸續離席,那英眼看著人潮退去只能在臺上出聲挽留,那場面不像天后開唱,倒像街頭藝人苦苦挽留看客。
到了今年的長春演唱會情況更加慘淡,門票掛在網上卻無人問津,主辦方急得火燒眉毛,為了不賠本只能一次次降價,價格是“打了骨折”,但即便如此,幾百張票也硬是掛了十幾天,購票數依然不太好看。
從萬人空巷到無人問津,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現在的情況也只能算得上是“自作自受”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英今天的觀眾緣崩盤的根其實早就埋下了。
十五年前她坐鎮音樂風云榜評委會主席,可以說是手握著一代歌手的“生殺大權”,但就是這么個位置似乎給了她一種錯覺: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甚至可以定義樂壇的審美。
當刀郎的專輯火遍大江南北,她卻只是輕飄飄地說刀郎的歌不具備審美,這不僅直接將刀郎擋在了“十大影響力歌手”門外,更是把喜歡刀郎的粉絲也直接打成了“品位低下”,這地圖炮的范圍可就太廣,遠不是得罪一個歌手那么簡單了。
如果貶損刀郎還能勉強說是“對事不對人”、是音樂行業的前輩在點評“音樂”,那她在《中國好聲音》里的操作就可以說是徹底把路人緣敗光了。
在傳聞中那英為了保住自己隊伍的另一位選手,故意在決賽選了一首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英文歌,公認的實力派姚貝娜最終遺憾落敗,那英卻在臺下卷著頭發一臉輕松。
還有嗓音空靈獨特的周深,也被她以一句更喜歡李維就輕描淡寫地淘汰,這些東西可就明擺著不是專業導師在點評作品,而是一個愛挑刺的前輩在打壓新人了,甚至可以說是個人喜好和利益在碾壓個人才華了!
那時的她大概沒料到,互聯網是有記憶的,觀眾心里也有一桿秤,當年隨口說出的那句話就像一把回旋鏢,兜兜轉轉十幾年,最終精準地扎回了自己身上,她親手種下的這些刺,最終會一點一點耗盡人們對她的信任和好感。
如果說過去在人品上暴露的問題已經讓她敗光路人的好感,那近年來的業務能力下滑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連粉絲也不愿意再為她說好話了。
比如《歌手2024》簡直就成了那英的大型翻車現場。
首場競演她緊張得需要抱著柱子才能站穩,而且開口就是跑調,高音上不去,氣息抖得像篩糠,完全沒有曾經那個歌壇天后、拿起麥克風就能燃爆全場的那英的影子。
這之中誠然有年齡的原因,觀眾粉絲也確實可以體諒明星老去,卻很難為一個業務能力嚴重下滑、態度又備受爭議的藝人掏出幾百上千塊錢。
畢竟大家花錢買票說到底還是來享受一場視聽盛宴的,而不是“為資歷和情懷買單”,更不是來參觀“車禍現場”一般地慈善捐款的。
當本事跟不上脾氣,唱功撐不起名氣時,那塊“天后”的金字招牌,也就沒有任何人愿意追捧了。
她瞧不上的,都成了她夠不到的
那英現在的境地,要說最諷刺的莫過于命運的輪轉,當年被她仗著評委身份打入冷宮的刀郎如今重出江湖,演唱會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刀郎堅持不開修音,堅持把所有收益捐給山區,線上直播也每每都有幾千萬人觀看。
而被那英淘汰的周深,如今憑借著所有人都認可的唱功和討喜的性格,成了內娛最炙手可熱的實力派歌手之一,他的聲音響徹各大晚會和影視劇,無論是正面宣傳還是娛樂綜藝都得心應手,路人緣更是好到爆棚。
這兩個曾被她“看不上”的歌手,都以自己的方式贏得了市場和粉絲的尊重,對于連演唱會賣票都要發愁的那英而言,他們如今的高度恐怕是再也夠不著了。
但是說到底,那英的“涼”也可以預見,或者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注定。
在十幾年前那個媒體渠道單一、話語權高度集中的年代,有資歷和人脈以及一兩首爆款歌曲就足以讓一個藝人吃一輩子紅利,甚至讓他們可以定義潮流、指點江山。
但現在短和社交媒體的興起直接把麥克風交到了每一個普通人手里,觀眾的審美越來越多元,他們見過真正的好東西,也見過太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單純被捧出來的“網紅明星”。
娛樂圈的潮流一波接一波,每天都有新人想要出道,也每天都有新的綜藝培養新人,網友們完全不愁“沒有實力派可以喜歡”,于是他們會去“調查”一個藝人的過往,不再迷信“天王”“天后”的虛名,而是更愿意為那些實力強、人品好的藝人花錢。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本身就有污點的藝人再想靠著吃老本,顯然就不太現實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