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美國大滿貫男單賽場,王楚欽和張本智和的決賽對決看點拉滿,但在決賽日之前,輿論的焦點卻被林詩棟3-4惜敗張本,和王皓現場的反應占了大半壁江山,說實話,原本國乒有機會提前包攬冠亞軍,結果臨門一腳掉了鏈子,這下子不光球迷心里憋屈,連教練和老隊員都直接寫在臉上了,這場半決賽,內容和后勁都遠比一場普通失利更讓人琢磨。
先說林詩棟的表現,作為當下男單世界排名第一,大家對他的期待不用多說,世界杯沒拿,世乒賽也沒拿,這回大滿貫還是止步四強,說是“爆冷其實也不算,張本智和本來就不好打,但林詩棟這場球的起伏,真是讓人一言難盡,開局0-2落后,連追三局實現反超,這波操作確實秀,結果3-2領先后又連丟兩局,最終3-4被逆轉,心理落差不用說了,誰看了不覺得遺憾,關鍵是,林詩棟在關鍵分的把控和臨場應變上,還是擺脫不了年輕球員的短板,這不是第一次,連續幾項大賽都出現了類似問題,拿了混雙冠軍雖說是安慰獎,但單項金牌才是他真正想要的,這點不用猜。
再看賽后場邊,王皓直接“對噴林詩棟,還是當著觀眾和鏡頭,情緒完全沒收住,這場面其實在國乒男隊歷史上不算多見,王皓作為主教練,壓力大到溢出來也正常,其實他比誰都明白,這一場如果能贏,男單金銀牌直接到手,自己這口氣也能松下來,結果偏偏在最關鍵的時候掉鏈子,這種失落感和無力感,別說球迷,教練自己都很難消化,王皓坐在原地發愣的畫面,多少有點像當年自己球員時代被逆轉時的無助,只不過這次,自己是教練,得負責到底。
問題來了,這口氣真該全讓林詩棟一個人背嗎,其實未必,張本智和的狀態和應變能力,一直是國乒最頭疼的外敵之一,林詩棟對張本1勝5負的數據,已經說明問題,打法上不占便宜,心理上還總有包袱,場上細節看,林詩棟有幾次明顯的機會球沒打死,該大膽的時候縮了,該穩的地方又急了,這種“擺爛式心態在年輕選手身上太常見了,換做是馬龍、樊振東全盛期,可能哪怕狀態下滑,也能靠經驗咬下來,這波林詩棟明顯還差幾年歷練。
要說王皓現場的“數落,其實不只是針對林詩棟個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給全隊敲警鐘,這兩年國乒男隊的穩定性確實成了隱患,本屆大滿貫第一輪梁靖崑、林高遠等主力就爆冷出局,半決賽前只剩下王楚欽和林詩棟兩人“硬撐,這還是出現在大賽級別的舞臺上,說明國乒男單的厚度和底氣沒以前那么大了,王皓的壓力不光來自成績本身,還有東京周期后新老交替的陣痛,誰都知道,這一代新秀身上背著沖擊奧運六金的任務,但現實擺在眼前,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再說王勵勤,賽后坐在看臺上的他,臉上那種“看不懂的表情其實很真實,畢竟以林詩棟的實力和狀態,理論上確實不該被張本這么“按著打,但實際就是如此,王勵勤看完球直接轉身離場,這種情緒,不僅僅是為這場失利,更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點“看不透,國乒的優勢還在,但對手進步太快,自己又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誰都替這批小將捏把汗。
當然,所有人都不滿意,但也沒必要一味“對噴,林詩棟本身的成長速度已經很快,短板和問題都暴露得很徹底,這反倒是好事,畢竟贏球時的遮羞布一旦被揭開,才知道哪里該補課,王皓、王勵勤的情緒反應,其實是國乒“高壓下求穩的真實寫照,輸得起,才有機會贏回來,林詩棟接下來怎么調整,教練組能不能及時給出更有效的幫助,這才是后續的看點。
這場半決賽,說到底,是國乒男單新老交替期的一個縮影,林詩棟的起伏、王皓的壓力、王勵勤的無奈,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誰都沒法獨善其身,外界可以點贊也可以回懟,關鍵還是要正視問題、直面挑戰,別光盯著一場球的輸贏,國乒要走的路還長,林詩棟要扛的擔子還重,未來男單要想包攬奧運六金,得先學會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這才是所有人最想看到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