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高溫下翻8噸垃圾找手表,這宣傳看得人心里堵得慌
最近刷到個視頻,越看越不是味兒。
廣東的盧女士帶孩子坐高鐵,孩子把兒童手表丟進垃圾袋了。后來定位發現手表在大同南站的垃圾里,打了12345求助。結果呢?當地安排倆環衛工,在37度的大太陽底下,從8噸垃圾里扒了4個鐘頭,還真給找著了。
官方挺高興,把這當“服務群眾”的典型宣傳。副局長肖志剛對著鏡頭說:“只要有需求就該做,不論值不值。” 但視頻里另一頭,倆環衛工戴著口罩,在臭烘烘的垃圾堆里彎腰翻找,汗順著臉往下淌。
網友吵翻了,不是說不該找,是這事兒透著股別扭。
你看啊,宣傳里領導在陰涼地兒說話,實際干活的在太陽底下遭罪。手表找著了,盧女士想發個紅包感謝,環衛工愣是沒收——視頻里有人猜,可能是單位不讓收。可誰也沒提,這4小時高溫作業,該給的補貼有沒有?倆師傅累成這樣,算不算加班?
更讓人不舒服的是,這事兒被包裝成“政績”,可真正受累的環衛工,連句實在的關心都沒在宣傳里聽見。就像網友說的:“喊口號的人不用曬,曬太陽的人沒鏡頭。”
“為人民服務”這話沒錯,但“服務”不是讓最基層的人扛著所有累。副局長說“該做就做”,可“該做”的人是誰?總不能每次都是環衛工師傅頂上去吧?他們本職是清運垃圾,不是給人當“尋物專員”。
再說那紅包,人家盧女士一番心意,工人師傅憑辛苦掙來的感謝,憑啥單位一句話就不能收?合著活兒讓人家干,好話讓人家說,連點實在的感謝都得“高尚”地推掉?
這事兒最擰巴的是宣傳。鏡頭對著領導說漂亮話,卻沒給環衛工一個特寫,沒提他們有沒有防暑降溫的措施,沒問他們累不累。好像師傅們的汗、受的罪,就只是給“服務典型”添彩的背景板。
其實大伙兒盼的挺簡單:下次再喊“為人民服務”,能不能讓說這話的人,也站到太陽底下試試?能不能多問問干活的人“需要啥”,少琢磨“宣傳稿咋寫”?給該有的補貼,讓人家能大大方方接下感謝,比啥漂亮話都強。
畢竟,真暖人心的不是宣傳,是那倆師傅在垃圾堆里沒說出口的辛苦,能被真真切切地看見。
人民日報2025-07-13——環衛工翻8噸垃圾找回兒童手表引質疑,當地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