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大連一個叫李欣蒔的女大學生被學校開除的事,把不少網友看得直搖頭。
按理說,一個女生犯點情感上的錯,最多挨罵,怎么最后鬧到被學校趕出門,甚至還牽扯到所謂“國格”?這事越傳越離譜,甚至不少人一開始也覺得,這姑娘活該。可最近,風向悄悄變了。
不少官媒、媒體人出來發聲了,大家才開始冷靜下來想一想,這事到底誰的錯,處罰是不是有點重了。
這姑娘,到底干了啥?
說白了,這事的起因就倆字:追星。
2024年12月,李欣蒔為了見一個烏克蘭電競選手Zeus,跑去了上海。這事挺多女孩也干過,圖個喜歡。
可問題是,她飛過去倆人認識沒幾個小時就搞上了。更離譜的是,這男的還把倆人的私密照片、視頻拍了下來。你說這是自個兒玩刺激,還是單純傻?
結果呢,男的拍拍屁股走人,回國以后還把這事發到了外網上,說“中國女生太容易”。甚至還打上了“easy girl”的標簽。
你以為只是丟人嗎?不,這男的這么一搞,不光是侮辱了李欣蒔個人,甚至把中國姑娘整體形象都拉下水了。
網絡罵聲,一波蓋過一波。
李欣蒔的信息全被扒了,照片、學校、男友,統統被擺上臺面。輿論直接炸了。罵她的、罵學校的、罵女生不自愛的,鋪天蓋地。
男朋友當場分手,家里人也抬不起頭。李欣蒔從一個普通學生,變成了“全網恥笑對象”,走哪都成話柄。
本來以為罵罵就完了,誰知道學校也下場了。
大連工業大學直接擬定公告,說她“不當行為造成惡劣影響”,準備開除。理由更是嚇人,說她這事影響了學校聲譽,甚至傷害了“國格”。
這話聽著就有點離譜。
私德問題,能扯上國格?這帽子是不是有點扣大了?
而且,學校本是教書育人地方,不是判人生死的地方。犯錯的學生難道不該再給個機會,而是直接打入冷宮,趕出大門?
這時候,官媒出來說話了。
《環球時報》就發聲了,他們說,李欣蒔確實有錯,該處分就處分,但學校沒必要把她信息公開得這么徹底。這不就是二次傷害嗎?真正該追責的,應該是Zeus這個外籍渣男。
你看,人家把事點得透透的:保護學生隱私比配合網暴重要,別讓輿論綁架了學校決策。
還有胡錫進,也寫了篇千字長文,句句在理。
他說李欣蒔確實不該,沖動又不成熟,影響了家人、男朋友,甚至讓學校丟了臉。但這事上升到“國格”,太夸張。
誰更該被罵?當然是Zeus。這人不但騙感情,還公開羞辱中國女孩,行為惡劣到極點。
胡錫進說了,Zeus才是真正該封殺、制裁的對象。反倒是李欣蒔,她頂多是天真又愚蠢,但不該因此被徹底剝奪受教育的機會。
他說,學校可以處分,比如記過、留校察看,但一棒子打死,未免太冷酷了。畢竟教育的本質是改錯救人,而不是丟人就趕人。
這話一出,網上不少人也變了口風。
有些律師也說了實話。
李欣蒔的事,說到底是個人私事,雖然不道德,但不違法。開除學籍,按教育部規定也得有法律依據,不能隨便扣個“影響惡劣”就趕人。更何況,是不是因為對方是外國人,學校才把事鬧這么大,也值得懷疑。
網上意見徹底撕裂了。
有人覺得活該,說這種女生敗壞風氣,不開除怎么警示后來人?道德感這種東西,大學生要是沒有,還談啥未來?
也有人覺得,太重了。姑娘已經被前男友甩了,家里也丟了人,被全網罵了半年,難道不夠了嗎?她又不是犯罪分子,犯點私德錯誤,就要徹底毀掉她前途,這公平嗎?
更何況,真正侮辱中國女性的是Zeus,怎么沒人去追他責任,反而在國內對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下手這么狠?
你看,這事最后,其實大家吵的是個理念問題:到底學校是育人之地,還是道德法庭?到底我們要教育挽救,還是一棒子打死?
如果連年輕人都不給機會了,那教育的意義何在?
這事值得每個人好好想一想。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故事改編創作,相關事件及言論素材均來源于網絡,真實性有待進一步求證,本文不構成任何現實指導或價值評判。
如果你也有話想說,歡迎評論區留言,點個贊再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