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汽車博主@電車室長 發了一篇微博,表示公司的小米 YU7 送去店里貼膜,竟被店家偷偷租給車企做測試。
圖源:微博
事情的經過小雷簡單跟大家交代一下。博主把公司的小米YU7交給貼膜店,本是常規保養操作,結果通過車輛定位和遠程攝像頭發現不對勁。
定位截圖顯示車跑到了深圳某車企廠區,導航記錄清晰記下了行駛軌跡,遠程攝像頭還拍到類似車間的場景。更蹊蹺的是,行車記錄儀數據被莫名清空,博主至今還在排查車輛是否遭遇過暴力測試。
對此,博主表示正在收集資料,后續會拍視頻詳細說明情況,還特意備注深圳車企不是華為。
此消息一出,網友們的評論既好笑又扎心:「干了十幾年貼膜,怎么沒發現這發財的路子」,還有人接著催更后續:「趕緊拍成連續劇,不能不了了之!」
另外,還有細心的網友表示,博主為什么要特意備注「不是華為」?這備注都完全多余了,華為都不是車企...
圖源:微博
在小雷看來,這事里確實有太多說不通的地方。
最明顯的就是行車記錄儀被清空—— 正常貼膜根本不需要動這個,除非有人想掩蓋什么。是測試過程違規?還是行駛中出了狀況?
而且貼個膜不就一會的事嗎?這個修車店哪里來的膽子就租借出去,就不怕博主突然殺個回馬槍看看貼膜的進度嗎?
小雷查找資料發現,其實相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基本都是修車店沒經車主同意,就私自把車拿來自己用了。要知道,這些操作看似是 "鉆空子",實則已經踩了法律紅線。
前陣子就有車主爆料,自己的車送修時被 4S 店租給婚慶公司當婚車,里程表多跑了 200 公里;還有一位車主,把車送去維修變速箱,取車時卻發現車輛行駛里程數多了好幾十公里,一查監控才發現,維修人員在維修期間開著他的車出去辦私事....
圖源:小米汽車官網
小雷提醒大家,遇到這種事千萬別自認倒霉,因為法律是明確站在車主這邊的。從法律層面說,這里面藏著兩層責任。
一是合同違約,根據《民法典》,貼膜店、維修廠這類服務方對車輛負有保管義務,就像你把貴重物品交給朋友代管,對方擅自拿去用,本身就違反了約定。不管是出租、私用還是做測試,只要沒經過車主同意,店家就得賠 —— 包括車輛損壞、違章罰款,哪怕是內飾弄臟了都得算。
二是侵權責任,這一點更要命。要是店家把車租出去時出了事故,撞到人或損壞財物,車主可能會因為"沒管好車"被牽連。之前就有案例,維修員開客戶車酒駕肇事,車主雖然沒開車,卻因為 "車輛保管不當" 被法院判了連帶責任,最后還是得找維修方追償。
圖源:小米汽車官網
不得不說,現在有些店家為了多賺錢,還真敢打歪主意。特別是熱門新車,像小米 YU7 這種剛上市就一車難求的車型,據說租車價格已經到了2000一天,堪比百萬豪車。但這些灰色操作背后,都是對車主權益的漠視。
說到底,這事給所有車主提了個醒:大家把車交給第三方時,一定要明確"禁止擅自使用車輛"。取車時仔細檢查里程、油表、行車記錄儀,發現異常當場拍視頻留證。
關于事件的后續進展,還有待博主電車室長深入的調查和取證。我們也不站隊,具體怎么個事我們吃瓜就好。
對于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