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掌控稀土者,即握未來科技競爭之命脈。
日本這回是真坐不住了,狂砸8300萬美元,派“地球號”鉆探船潛入5500米深海挖稀土,勢必擺脫中國依賴的決心很大。
但其背后,是“絕地掙扎”還是被焦慮綁架的豪賭?
真能躲開中國稀土制約嗎?
中國掌控全球九成稀土加工,而稀土堪稱現代工業的“血液”。
在現實生活中,大到新能源汽車,小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各類高科技產品的生產制造都離不開稀土元素。
日本又向來跟中國關系不太友好,在稀土這種稀有資源方面,他當然不想被中國拿捏。
以前日本就吃過大虧,在稀土需求上被中國“卡過脖子”。
2010年釣魚島事件后,中國曾限制對日稀土出口,這對于當時對中國稀土依賴高達90%的日本來說,直接給了致命一擊。
高端制造業瞬間癱瘓”,豐田混動電機停產、東芝風電葉片缺料、軍用雷達無法升級。
這場危機結束后,日本就已下定決心,想盡一切方法對稀土“去中國化”。
之后的十年間他們通過“澳洲采礦馬來西亞加工”的模式,硬是把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從90%砍掉了三分之一,其決心可見一斑。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重重一擊——想完全甩開中國稀土哪有容易,
由于重稀土精煉技術不過關,到現在也沒法完全擺脫。
特別是重稀土里的鏑和鋱,日本還有50%得靠中國供應。
而日本搞永磁體、動力電池、高端芯片這些產業,根本繞不過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供應鏈。
那是不是就真的沒辦法了呢?
既然陸地稀土有限,日本就把注意打到海域里。
據悉“深海稀土資源量可是陸地稀土的2000多倍,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早在2011年,日本科學家就興奮地對外宣稱,他們在太平洋有了重大發現——找到了“富稀土泥”。
2018年,加藤團隊一番細致測算后,爆出猛料,南鳥島周邊一塊2500平方公里的海底,稀土氧化物儲量竟高達1600萬噸!
特別是像鏑這種關鍵重稀土,儲量大到離譜,夠全世界用730年;鋱也夠全球揮霍420年。
對于日本而言,無疑是上天送來了一座“資源寶庫”。
這里的重稀土富集程度特別高,濃度最高能達到50%,和中國江西贛州那個有名的“稀土金礦”相比,一點兒都不遜色。
于是,他們計劃 2024 年開發南鳥島稀土礦。
日本這波操無疑是在深海玩命豪賭!
跟陸地挖礦直接干不同,深海開采那可是燒錢又玩命的活。
光是5500米深的海底作業,稍有不慎就得全軍覆沒。
目前日本現有的設備,最多只能下潛到2400米,而5500米深的海底,水壓高達550個大氣壓,這遠遠超過了他們2022年試驗時2500米的下潛極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曾向英國定制采礦設備,結果因為技術上的毛病,這設備都延期兩年了還沒交付。
日本可等不及,他們自己也在研發,打算2026年試采用“管泵系統”,卻面臨海底淤泥流變性導致的設備卡頓難題。
可想而知,日本休想短期內,成功開采并利用這些深海稀土了。
再者,就算查明那片海域的稀土資源歸日本所有,他們也不能想怎么開采就怎么開采。
相對和在陸地上挖礦不一樣,海洋開采特別是國際海域的海底資源開采,得遵守一堆復雜的國際規矩。
深海稀土從探測到真正開采出來,可沒那么容易實現。
而且開采會攪動海底沉積層,釋放重金屬,破壞海底生態。
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法規還沒出,但環保大勢已至,瑞士信貸、勞埃德銀行等大金融機構都拒給深海勘探項目投錢。
這下日本可犯難了,他們的深海稀土開采項目本來就爭議不斷,很可能因為拿不到環保審批、又缺資金支持,直接卡在半路動彈不得。
所以日本竭盡全力試圖通過“技術突破”深海挖稀土而深海采礦的復雜性遠超想象。
日本想徹底不靠中國的稀土?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做白日大夢呢!
再看它那挑釁的架勢,中國可不是吃素的,立馬就亮出態度,絕不會任由它胡來。
2024年中國修訂的《稀土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稀土分離技術出口需國務院審批,非法泄露核心技術最高判10年。
就算日本運氣好,真從深海把稀土挖出來了,可還有個大難題——它們壓根兒沒掌握把稀土提純分離的高端技術。
日本剛宣布要搞深海開發計劃,結果第二天中國稀土集團就出手了——直接把鏑、鋱這兩種稀土原礦價格砍掉12%,這下豐田造磁鐵的成本直接上升到37%。
更狠的是,高端永磁材料出口價反而漲了20%,這招叫“低端產品靠量搶市場,高端產品靠漲價賺大錢”。
中國在稀土領域相當有話語權,直接主導制定了高達83%的稀土行業國際標準。
就連,美國芒廷帕斯礦雖然一年也能挖出4萬多噸稀土礦石,可自己卻沒那加工本事,只能不遠萬里運到中國來處理。
五角大樓都不得不低頭承認,照目前情況看,到2027年,美軍90%的稀土還得靠中國供應。
如今,中國即便不出口稀土原料,也能靠永磁體、電機產品控制市場終端。
日本去深海挖稀土,終究還是一場鬧劇行動,說到底,就是為資源不夠用而焦慮,又缺乏長遠技術規劃的短視表現。
反觀中國,靠著“技術過硬、產業成熟、市場龐大”這鐵三角組合,早就把稀土領域的優勢,變成了能制定行業規則的話語權。
當日本還在為“挖礦”掙扎時,中國已在布局循環經濟,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提取技術讓稀土利用率提升40%,進一步鞏固產業鏈閉環。
全球稀土這盤棋,勝負手從來不在礦多礦少,而在誰能定義游戲規則——而中國,早已是那個執棋者。
參#圖文打卡計劃#考:
日本這次真急眼了!5500米深海開采稀土,能能打破中國稀土制衡?
阿宇科技2025-07-06 12:43山東
日本將在南鳥島試采稀土
參考消息2023-10-24 15:36
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