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白宮發言人聲明稱,因涉“國家安全”疑慮,美方中止中方農地交易磋商,并計劃啟動“前所未有的土地審查程序”。
美國政府近期公開宣布拒絕中方有關緩解農業土地領域限制的談判請求,明確表達將以更強硬姿態對待中國在美農地投資活動。美農業部新近提出的立法框架意圖授予自身廣泛權限,涵蓋阻斷新的交易嘗試、審查甚至強制剝離已由外國主體掌控的農場土地。
特朗普(資料圖)
美決策層內部的強硬主張迅速浮出水面。國會關鍵委員會已經加緊審議一項草案,擬大幅強化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在土地交易領域的管轄權。該法案毫不掩飾其目標,特別針對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等被美方定義為“特定關注國家”的投資者。新規一旦生效,即便低于現行審查門檻的交易也需強制申報,現有持有土地的外國投資者更將面臨嚴苛的“合規追溯審查”程序,未通過審查的土地資產存在被強制清退的現實風險。
美國的行動脈絡具有延續性。早在2021年末,圍繞“保護本土農業資產安全”的激烈辯論已引發國會動作,多個旨在嚴控外資農地持有的提案涌現。官方統計呈現一個不斷累積的態勢: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登記,外國持有美國農地總量攀升至約380萬英畝。聚焦中國投資主體,官方數據顯示其所持土地大約占外國持有總量的1%,具體分布信息明確顯示集中在德克薩斯、北卡羅來納等有限的幾個州份。
美國推動政策的關鍵依據是農業供應鏈安全和國家核心安全。美情報機構聲稱相關土地投資為“潛在監控活動”提供了地理便利。農業部長維爾薩克多次強調:“我們需要明確掌握何人擁有滋養我們國家的土地資源?!比欢毦繑祿軈s難以忽視:占主導地位的本土公司與投資機構持有的農場和牧場規模驚人,總規模已遠超7.6億英畝,其分量是外資持有總量的數十倍之巨。經濟因素往往是深層驅動力——近年來美國農田價值飆升了相當可觀的幅度,部分地區在數年時間里實現了遠超30%的增長,這客觀上放大了經濟資源競爭帶來的緊張氛圍。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的政策轉向已激起明確回應。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以正式外交口徑重申立場:“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框架下的義務為雙方投資者設定了保護基準,美國的片面措施違背市場規律與契約精神。”在農業州內部,對于政策走向的分歧同樣顯眼——代表基層農場主利益的農會聯盟組織表達憂慮,認為強制剝離資產將損及眾多農場經營者的資金鏈安全,可能波及地區經濟甚至各州財政預算。
聯邦層面傳遞的審查標準日趨嚴峻與農場主對實際生產活動難度的抱怨形成了令人不安的對比??八_斯州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農場經營者直言:“政策爭論不休,卻沒人關心我們需要資金翻修糧倉的現實困境。”美國農場主渴望土地增值帶來財富增長,但同時對“審查范圍模糊擴大化”干擾正常的資產轉讓、流轉及經營融資過程表達了關切。
政策落地遭遇諸多棘手問題。美國缺乏全面覆蓋各層級的外資土地登記系統,這使其難以掌握真實所有權結構。更關鍵的是,州與聯邦執法層面始終存在顯著落差。已有十余個州通過地方性法案尋求限制外資農地收購,但執行效果卻千差萬別。內布拉斯加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坦誠表示:“追蹤復雜交易鏈條下的最終受益者異常艱難,現有地方性工具資源不足以高效支撐這項任務。”這一現實令聯邦層面的宏大政策目標面臨根基不穩的尷尬。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會內部對限制措施的尺度仍然爭論不休。來自農業地帶的參議員們態度謹慎,擔心立法措辭過于嚴苛會傷及土地市場和農業生產融資體系。某位來自中西部的核心議員坦言:“法案草案可能對世代耕種的土地繼承流轉造成意外障礙。”法案前途很大程度上需要觀察聯邦司法委員會能否消化協調各派復雜的考量因素。
美國圍繞農業土地安全的政策取向具有明顯的擴散效應。歐州已開始評估強化土地交易審查機制的必要性。對于國際投資者而言,美國農地政策的變動標志著其重要資產可能遭遇政策風險沖擊和估值波動壓力。這場圍繞著美國耕地展開的角力早已超越單純的經濟議題,深刻交織著大國戰略競爭和本國經濟利益集團之間難以迅速調和的復雜矛盾。華盛頓試圖以“國家防護網”應對所謂安全擔憂,但其所引發的市場震動、國際反應及內在博弈強度正構成一組持續演進的政策難題。土地作為核心資產,其歸屬和管控之爭預計仍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在國際關系與經濟場域持續發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