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是離不開大白菜做的泡菜的,結果熱浪襲來,大白菜一顆要23塊錢,高的甚至沖到了62塊錢,結果韓國人還在大喊「餓死不吃中國菜」……
韓國人現在什么都不關心了,每天看新聞就是看大白菜的價格。
我們都知道對于韓國人來說,吃西瓜,絕對是有錢人的標志,但沒想到做韓國泡菜的主要原料大白菜,現在也金貴起來了。
農貿市場里面的平均價格已經沖到了23塊錢,超市里面已經沖到了最高62塊錢,一顆。
韓國人有自己家里腌泡菜的傳統,按一家四口人計算,準備一年的泡菜光是原料成本就已經超過了2000塊錢,有點離譜了。
當然更離譜的還是,韓國人莫名其妙的愛國主義情懷又升起來了,堅決不吃中國菜。
韓國這波大白菜價格上漲主要是熱浪原因導致的減產,江原道白菜苗集體熱死,主產區減產25%。
為了避免大白菜危機再次上演,韓國政府已向市場投放3.55萬噸儲備大白菜。
從韓國政府有大白菜儲備就能看出來,這事兒對韓國人有多重要。
咱們國家也有戰略農產品儲備,但更多的是主食和豬肉,提供碳水和蛋白質就可以維持人類的基本生存,這才叫戰略;而韓國人儲備的是大白菜……
各位大佬敢想象么?韓國限購最頻繁的商品,就是大白菜了。
不過真正有意思的,還是對待中國大白菜的態度。
我們是不介意出口一些大白菜過去的,賺外匯嘛,挺好的。
而且說實話,咱們都是高價賣給韓國人的(雖然賣了溢價,但還是比韓國國內的便宜)。
去年韓國政府找到青島,緊急采購了30萬噸大白菜,來壓制國內越來越離譜的大白菜價格。
雖然進口白菜很香,但韓國人扭捏起來了。
現在韓國國內就有兩派,一派,是抵制派。
有超過95%的韓國民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拒吃“中國嫌疑菜”。
而另一派主要是餐館、食品工廠,他們使勁的從中國訂購。
其實原因很簡單,韓國愛國泡菜的成本是每公斤90元,「叛國泡菜」才15元,錢包永遠比嘴更誠實。
那明知道中國大白菜更便宜,為什么韓國人一定要嘴硬呢?
這就是韓國的傳統技術了,說泡菜,是韓國的。
韓國人說泡菜是韓國的
韓國人堅稱泡菜(Kimchi)為本國文化象征,并且還到處說,泡菜是韓國的。
從學術界上來說,韓國勉勉強強承認泡菜技術源于中國“菹菜”(《詩經》記載的酸菜),但是又勁強調在朝鮮半島的獨立演化。
三國時代泡菜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后,當地人發展出以魚露、辣椒為特色的配方(辣椒16世紀由美洲傳入,17世紀用于泡菜)。
韓國人使勁的翻自己的古籍,發現13世紀朝鮮半島詩人李奎報《東國李相國集》詠嘆“鹽腌蘿卜是冬日佳肴”;18世紀農書《增補山林經濟》詳述百種泡菜制法。
就這兩個其實是用漢字表述的方法,成了韓國人口中的“大韓民國千年飲食正統”敘事。
等到2015年,韓國人終于下手了,給韓國泡菜申請了聯合國非遺認證……之后就是一系列的作秀,設立泡菜博物館、泡菜學院,舉辦“泡菜祝祭”。
總歸,韓國人把泡菜抬到了民族自豪的高度,不吃泡菜不是韓國人。
可惜沒辦法,韓國本土的農產品實在是太貴了,所以韓國出現了「愛國靠嘴,吃飯靠山東」的情況。
各位大佬覺得,這事兒魔幻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