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也請求刷到抄襲洗稿文章的朋友幫忙投訴,全城探秘不勝感激!)放眼全世界,如果說哪兩種自然景觀最為“對立”,那無疑就是沙漠與森林了;
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沙漠就代表著極為干燥的氣候,水資源嚴重缺乏,大部分動植物都難以在沙漠中存活;
另一方面,森林呢?又其所在區域意味著植被非常豐茂,動植物資源豐富,即使氣候不是那么濕潤,但水資源無疑是相對充足的,二者就像一顆硬幣的“正反面”,又像“水與火”,完全不相容;
森林與沙漠
也正因如此,沙漠與森林,幾乎很難在一片區域同時出現;
就像我國,沙漠大多分布在氣候干燥的西北地區,而森林分布區域,要么氣候濕潤降水充沛,比如西南、東南地區,要么水資源充足蒸發量較小,比如東北地區。
但是,我國卻擁有一個相當奇葩的省區,不僅同時擁有沙漠與森林,更關鍵的是,二者面積都還不小;
內蒙古自治區
這個省區就是內蒙古。
1.內蒙古森林面積將近25萬平方公里,高居全國第一。
提到森林,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我國西南、東南方向的省區,就像全城探秘在上說所說,這些地方山地眾多,氣候又非常濕潤,森林面積遼闊,很正常;
比如東南的福建、江西,西南的云南、廣西等,都是我國森林覆蓋率排名前列的省區;
然而,要說森林面積,內蒙古,才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第一!
大興安嶺
我們都知道,東北的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林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86.26%,這條山脈最北端位于黑龍江南岸,整體呈東北-西南走向一直延伸到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其長度達到1400公里,東西寬也有200-400公里,面積則高達32.7萬平方公里;
跟大多數人的印象不同,大興安嶺雖然地處東北,但32.7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中,僅有約8萬平方公里屬于黑龍江省,其余24萬平方公里都屬于內蒙古;
大興安嶺大部分區域屬于內蒙古
因此,截至目前,內蒙古森林面積將近25萬平方公里,在全國各省區中高居第一;
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黑龍江森林面積不到20萬平方公里,而上面提到的幾個省區雖然森林覆蓋率很高,但面積都還得往后排。
我國各省區森林面積排名
2.內蒙古的沙漠數量,同樣高居全國第一。
擁有全國面積最多的森林,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但你可能想不到,與森林“格格不入”的沙漠,內蒙古在數量上居然也是全國第一;
我國的沙漠面積超過70萬平方公里,幾乎全部位于西北地區;
這其中,新疆當然是占了大頭,單單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就高達33.7萬平方公里,不僅是我國第一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此外還有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也達到4.8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沙漠;
新疆三座沙漠
但新疆的沙漠數量卻只有三個,除了上面兩個,還有地處新疆甘肅交界區域的庫木塔格沙漠。
那么內蒙古呢?
你可能想不到,我國有八大沙漠,其中有四個位于內蒙古西端的阿拉善盟、烏海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以及包頭市等地區,分別是面積4.43萬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面積4.3萬平方公里的騰格里沙漠、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的烏蘭布和沙漠以及面積1萬平方公里的庫布齊沙漠;
內蒙古境內的四大沙漠
此外,內蒙古遼闊的草原,由于歷史上的過度放牧等因素影響,也有不少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逐漸形成了我國的四大沙地,其中毛烏素沙地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里,科爾沁沙地面積5.73萬平方公里,渾善達克沙地面積5.2萬平方公里,呼倫貝爾沙地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我國八大沙漠,內蒙古擁有四個,我國四大沙地,內蒙古全部都有份,無論沙漠還是沙地數量,都是我國各省區最多的。
內蒙古境內的四大沙地
即使是沙漠面積,內蒙古也僅次于新疆,位居全國前二,單單阿拉善盟就分布著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以及烏蘭布和沙漠三大沙漠,面積達到9.47萬平方公里,而整個內蒙古的沙漠面積則高達15萬平方公里。
想不到吧?
森林面積全國第一
沙漠沙地數量全國第一
兩種看起來“水火不相容”的自然景觀,內蒙古不僅同時擁有,還擁有到了“極致”!
我國八大沙漠與四大沙地面積排名
所以問題就出現了:
內蒙古為啥能做到這一點呢?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那是因為內蒙古轄區面積遼闊嘛!
內蒙古轄區面積確實挺大,達到118萬平方公里,僅次于新疆和西藏,在我國各省區能排到前三,但全城探秘認為,由于我國海岸線都位于東側,以下兩個原因才是關鍵:
內蒙古氣候與降水量自東向西變化很大
1.內蒙古轄區在東西方向上跨度極大,直線距離就超過2400公里,橫跨了我國東北到西北的遼闊區域,這也使得其東北部、東部區域距離海洋較近,而中西部區域則距離海洋非常遠,氣候也逐漸從濕潤向干旱過渡;
2地理位置適中,就像新疆,雖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跨度也相當大,但太過深入內陸,所以其轄區氣候整體上都非常干旱,沙漠占據了大部分區域;
相比內蒙,新疆跨度也很大,但太過于深入內陸
而內蒙古在地理位置既不偏西,也不偏東,處于過渡地帶,才能夠形成自東向西森林、草原以及沙漠三種自然景觀“絲滑”過渡的情況。
自東向西,內蒙從森林過渡但草原,又過渡到沙漠
由此也能看出,在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內蒙古的地位非常特殊,更相當重要!
一方面,在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森林茂密,原本就是我國東北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生態屏障。
另一方面,在內蒙古中東部,諸多草原遍布,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更對我國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幾個沙地,距離我國腹地都很近,錫林郭勒草原南端的渾善達克沙地到華北平原北端直線距離更是只有180公里;
渾善達克沙地到華北平原北端直線距離僅180公里
顯然,對這些沙地的治理非常重要,毛烏素沙地經過治理,如今大部分區域已經被豐茂的植被覆蓋,未來甚至有可能徹底消失,而渾善達克沙地南緣也已經形成了長達420公里、寬1-10公里的防護體系。
第三,在內蒙古西部,阻止沙漠“東擴”也是我國治沙工作的重點;
尤其是最西端的阿拉善盟,轄區面積27萬平方公里,其中有1/3區域都被沙漠覆蓋,轄區內的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以及烏蘭布和沙漠,一直以來也都是我國沙漠“東擴”的急先鋒和主力;
內蒙古境內的四大沙漠是“東擴”主力
與此同時,阿拉善盟氣候又非常干燥,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年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
可以說治沙任務非常艱巨!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阿拉善盟卻通過數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累計治沙面積將近1億畝,在今年7月6日,更是完成了對境內三大沙漠的林草鎖邊工程的“合攏”,形成了一條長達1856公里的防沙阻沙帶,有效遏制三大沙漠向東蔓延。
森林面積最大,沙漠數量最多,兩個“互相對立”的情形居然同時出現內蒙古境內,乍一看,確實挺“奇葩”,但在全城探秘看來,這背后隱藏的,卻是內蒙古作為我國生態屏障的責任,以及持續數十年的付出與努力;
如此內蒙,不得不服,給這樣的內蒙點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