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說:“日子是過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第一次聽見這話時,我正對著電腦屏幕發呆,計劃表里的“提升計劃”密密麻麻,卻連第二天早餐吃什么都沒頭緒。
小區門口修鞋的老張,大概最懂這話的意思。他的攤位支在梧桐樹下,三十年沒變過。我見過他雨天用塑料袋裹著工具箱,晴天就把布鞋排成一排曬太陽。有人問他天天釘鞋不膩嗎,他總笑:“每只鞋的洞都不一樣,哪有空膩。”他手上的繭子比鞋底還厚,卻能精準說出哪雙鞋的主人習慣外八字。
前陣子整理舊物,翻到大學時的日記本,滿頁都是“要成為怎樣的人”。如今再看,反倒是那些沒被計劃的時刻更鮮活:加班晚歸時便利店阿姨遞來的熱包子,暴雨天和陌生人共撐一把傘的拘謹,甚至是不小心打碎碗時,蹲在地上撿碎片的慌張。
陳丹青還說:“真正的進步都是不自覺的。”就像窗臺上那盆綠蘿,沒人天天盯著它長,可某天抬頭,藤蔓已經悄悄爬滿了防盜網。生活從不是按劇本上演的大戲,是買菜時挑挑揀揀的猶豫,是晾衣服時看云飄過的片刻,是把每個“當下”熨帖撫平的耐心。
別總想著“過好生活”,先好好過眼前的日子吧。畢竟,日子從來不在遠方的計劃里,就在此刻腳下的路,和手里正做的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