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公子
驕陽炙背汗成漿,
穢海躬尋我獨忙。
勛冊千名無影跡,
錦旗半角不沾光。
——以上,致敬大同無名環衛工。
在官方眼中,這是一個值得敲鑼打鼓送錦旗的“暖心故事”,可在網友們眼中,這卻是一個讓人心疼的苦難故事。
2025年7月1日下午,深圳游客盧女士一家乘高鐵從太原抵達大同。途中,孩子將價值數百元的兒童電話手表塞進紙質垃圾袋玩耍,下車時不慎將其遺落在列車上。
出站后,盧女士發現手表丟失,通過定位功能發現手表仍顯示在大同南站區域,判斷其已被當作垃圾處理。在他人建議下,她撥打了大同12345市政服務熱線求助。
隨后,熱線將訴求轉至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隸屬市城管局)。經追蹤,手表信號位于垃圾中轉站一個壓縮箱內,箱內積壓約8噸垃圾。
公司緊急將垃圾轉運至焚燒廠空地。當日下午,兩名環衛工人徒手在38℃高溫中翻找。
酸腐氣味彌漫,污水滲透薄手套。4小時后,手表從垃圾堆中被挖出,當晚歸還盧女士。 盧女士事后發紅包感謝工人,被婉拒。
很快,這件事被當作“為民服務”的典型宣傳出來,但這自我感動式的請功,卻委實讓人心里難受。
此時烈日炎炎,讓環衛工人在一年最熱的季節、一天最熱的時候,頂著烈日花4小時翻8噸垃圾尋一個兒童手表,值得嗎?
環衛工人的職責就是打掃衛生,幫忙尋物明顯超綱了,游客的表是表,環衛工的命也是命啊,如此折磨人,額外發獎金嗎?
一時間,網上質疑聲一片。面對輿情,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于7月14日回應: “獎勵不獎勵環衛工,是人家公司的事情。”
說著說著,他還賭上氣了:“我們的工作本身就是大家不理解的事情,說好說壞網上都罵。像現在這么干的話,以后環衛工只打掃衛生就好了。”
“只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不能說值不值。 ”
還有一城管局工作人員說:"以前也幫市民找過身份證、錢包,都是這么處理的,老百姓有需求,我們不能說值不值。”
說的都很大義凜然,但涉及到應該額外支付給環衛工人的報酬,卻都閉口不談。
不問值不值,這其實是一個很奇怪邏輯:市民有需求,就得無條件滿足,至于誰來干活、怎么干活、干活的人累不累,沒人關心。
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拍板決策很容易,一句"為民服務"就能把最臟最累的活甩給基層;可真要讓這些決策者站在垃圾堆前待上十分鐘,恐怕早就捂著鼻子逃之夭夭了。
還有,既然“獎勵是公司的事”,既然將勞動者權益切割出政府責任范圍,無視環衛公司實為城管局下屬國企 ,那么自我表揚時怎么不說跟自己沒關系呢?
一塊手表找回的“圓滿結局”里,盧女士的旅程繼續了,局長的光輝形象出圈了,唯有兩名環衛工沖洗掉污漬后,沉默地回到街頭。
可是,那些被婉拒的紅包、被忽略的高溫補貼、被一句“不能說值不值”輕描淡寫帶過的4小時煎熬,才是官僚主義最真實的成本。
從被熱死的看門大爺,再到烈日“尋寶”的環衛工,城市的溫度,從不源于垃圾堆里的奇跡,而源于每一個彎腰流汗的人能否體面地直起腰來。
最后,真的很想問肖局長們一句:
若翻垃圾的是你,是你的父母親人,你還會說“值不值不重要”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