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15日報道:7月15日,上海高溫黃色預警如約而至。徐匯區桂林公園在綠蔭環抱中,卻顯得格外清涼,市民揮著扇子喝著茶坐在樹下納涼,還有一些老年游客專程前來“道別”。從7月16日起,這座老牌公園將閉園修繕,預計一年后重新接待游客。
桂林公園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漕寶路桂林路西南角,占地面積3.5公頃,始建于1931年,是民國時代上海私家園林的代表作。桂林公園原為黃金榮私人別墅,又名“黃家花園”。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上海淪陷,園內關帝廟、靜觀廬等建筑被日軍毀環,大批花米遭損。抗戰勝利后,黃金榮曾作修葺,但在解放前夕又遭國民黨軍隊的嚴重破壞。1957年,由上海市園林處管理,并得到了全面修復,1958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因園內遍植桂花樹,故被易名為“桂林公園”。
桂林公園是上海市區賞桂的最佳勝地,是大家心目中“最香的公園”。園內植有1000多株桂花,擁有金桂品種群、銀桂品種群、丹桂品種群、四季桂品種群等共23個品種。每到深秋,碧綠的枝葉映襯著點點金色的花瓣,行走其間,隱幽的芳香,清冷之中帶著一絲細甜,就連衣衫也沾染上了桂花的香氣。
然而,這座陪伴上海市民走過近百年時光的江南園林被歲月侵蝕,亟需修繕。2022年,為消除游客游園安全隱患,管理部門對臺風汛期造成的損毀嚴重的假山石和部分亭廊進行了修繕。其余古建筑也都相繼出現了屋頂破損、墻皮剝落等老化現象,增加了游園安全隱患。區綠化管理部門經反復研究論證,確定了修繕提升方案。
從明天起,修繕工程將啟動。此次修繕既要解決遺留下來的老問題,又要保留住公園的“老味道”,管理部門下了一番大功夫。修繕工程主要包括——
古建筑煥新:般若舫、四教廳、飛香廳、觀音閣、鴛鴦樓等12棟核心歷史保護建筑進行修復性修繕,讓承載記憶的老建筑重煥光彩。
基礎設施升級:老化管線全面更新,徹底解決路面積水和內澇,電力系統整體升級,游園更安心。
水質提升:改良水質、打通水系堵塞,增強水體自凈能力,讓水體恢復清澈活力。
綠化景觀提升:保護古樹的同時,利用林下空間營造林蔭掩映的中式花園。還會增加全齡友好的游憩空間,不管老人小孩都能玩得開心。
公園里一位正在賞荷花的老伯告訴記者,自從搬到這里來,每天都會到桂林公園散步:“明天起老朋友們會換到對面的康健園繼續鍛煉身體,有點不舍得和不習慣。希望桂林公園早日重新開放,阿拉再一道賞桂花逛園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