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110嗎?夜市這邊有人打起來了!”深夜,西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110報警臺的寧靜被急促的報警聲打破。接警員迅速鎖定沖突攤位位置和核心信息,輔警班長立即調派最近巡邏警力,專人同步通知派出所、交警和120增援,帶班民警統籌指揮……從接警到多路警力聯動響應,全程僅用時45秒。這是西安110推行“最小作戰單元”模式處置突發警情的真實場景。
作為城市安全的“生命線”,110常年面臨警情量大、處置時效要求高的挑戰。為破解重大警情“信息碎片化、調度滯后化”難題,西安市公安局結合實際,深化創新“最小作戰單元”機制,通過3至5人團隊緊密協作,將接警、派警、聯動、跟蹤等環節整合成高效“閉環”,實現“接處一體”的快速響應,全力打造“最快生命線”。
“最小作戰單元”核心在于“快速響應、分工協作”。常規重大警情由3人小組處置:接警員30秒內鎖定地點、事件、人員狀況等核心信息;就近輔警班長負責精準調派最近巡邏警力;班臺長實時跟蹤警力到位進展。遇復雜、重大的突發警情,小組擴充至5人,增加一名輔警班長負責調派警力及同步聯動120、119、等外部資源,以及一名帶班民警強化協調,統籌全局、動態決策。成員之間職責清晰、相互配合形成了“110”作“眼耳腦”,出警人員作“出擊手”的高效運轉模式。
除此之外,確保“最小作戰單元”高效運轉的另一重要基石則是接處警系統的全面智能升級——語音轉寫快速生成記錄,自動關聯最優警力資源并快速調配,信息共享平臺實現跨部門數據秒級同步……各類技術的深度應用如同為“眼耳腦”裝上了“智能中樞”,使多項任務得以同步高效完成。同時,配套的警情全流程追溯機制,實現從接警到處置反饋的閉環留痕管理,既規范了執法行為,保障處置安全,也為事后復盤優化提供了數據支撐。數據顯示,新模式下平均接警處置時長較以往縮短近30%,為警情處置贏得關鍵“黃金時間”。
“以前一個人應對復雜警情手忙腳亂,現在分工明確、配合緊密,再緊急也能忙而不亂。”擁有25年接警經驗的西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民警鄧璟一語道出變化。“最小作戰單元”機制的創新顯著提升了突發警情的響應速度與現場控制力,不僅兌現了“最快生命線”的承諾,也推動西安公安“110”向著更穩定、精準、高效的現代化“生命線”堅實邁進,為守護城市平安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常佳
稿件來源:西安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