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 席娟娟
盛夏時節,漫步于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小康營鄉徐家峽村,一座座青瓦黃墻的農家屋舍錯落有致,村前溪流清澈見底,成群的白鵝與蘆花雞悠閑覓食;彩虹步道兩側,農事場景等題材的彩繪墻色彩鮮明、生動有趣;文化廣場上,峽口水車悠悠轉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徐家峽村一隅。人民網 席娟娟攝
“這里景色很美,可以體驗的項目也很多,不虛此行。”在村口的藤編草帽涼亭里,來自蘭州的游客李莉霞和朋友們一邊欣賞四周的風景,一邊享用當地的特色美食。
徐家峽村的龕谷書坊。人民網 席娟娟攝
沿著彩虹步道向村子深處走,在榆中縣圖書館分館——龕谷書坊內,各類圖書整齊排列。“我們對所有的圖書都進行了編碼,錄入了系統,借閱很方便。”書坊管理員小張說,“我們還與省市縣一些單位聯合舉辦了‘新時代閱讀季’等系列活動,引入優質文化資源,讓書香浸潤鄉村。”
2024年以來,榆中縣謀劃打造“龕谷風韻”“夏滿蔬香”“秀美興隆”等1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涵蓋18個鄉鎮95個發展類村莊,總長度99公里、93平方公里,覆蓋農戶4.64萬戶15.28萬人,全力構建“亮點紛呈、連點成線、連線成片、輻射周邊”的農文旅融合新格局。
“‘龕谷風韻’示范帶依托龕谷峽、徐家峽、唐家峽自然風光、老家·浪街旅游景點及浪街村、洪亮營村、王保營村設施農業,打造‘龕谷風韻周末休閑游’,通過農文旅融合、以旅促農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小康營鄉黨委副書記周輝說。
老家·浪街旅游景點。人民網 席娟娟攝
來到徐家峽鄰村的浪街村,映入眼簾的是老家·浪街景區門口一座高聳矗立的古樓門。穿過古樓門進入景區,仿古一條街上的小吃店、小商鋪鱗次櫛比。
“這是用當地亞麻草編織的坐墊、帽子、涼鞋,亞麻纖維柔軟舒適、冬暖夏涼,都是純手工制品。”在永清指尖工坊內,店主樊永清熱情地為游客介紹產品。
永清指尖工坊內的手工涼鞋。人民網 席娟娟攝
樊永清經營的這家麻制品工坊,被省婦聯列入甘肅省隴原巧手示范基地。“我們的訂單大多來自浙江義烏,有訂單時,我會組織本村和周邊村里的婦女加工制作。”樊永清說。
眼下正是頭茬高原夏菜大量上市的季節,在王保營村的高原夏菜保鮮冷庫前,村民黃維虎正在將一筐筐菜花整齊碼放進冷庫,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武鴻弟看著滿庫的菜花感慨,“現在安徽、廣東等地的訂單很多,村集體收入增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王保營村冷庫內儲存的菜花。人民網 席娟娟攝
產業興,村民富。去年以來,王保營村整合村集體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等,流轉村民土地建成128座溫室大棚和配套保鮮冷庫1座,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采摘農業,種植芹菜、菜花、櫻桃、油桃等。
從徐家峽的綠水青山到浪街的煙火人間,再到王保營的果蔬飄香……“龕谷風韻”示范帶的建設,恰是榆中縣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鮮活注腳。當地以示范帶建設為筆,以山水為卷,正精心繪就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壯美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