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詩
最早的井很笨,村人用笨辦法打的
不規范,但水很清
一口井容得下全村人攪和
井沿磨亮,井水磨不渾
大桶小桶、木桶鐵桶
它都不嫌,都給予滿足
有人說,笨辦法純,笨辦法真
用笨辦法做出來的活兒實在,耐用
后來,井水渾了
爺爺說,泛了渾的井肯定會枯
再后來,就有了爺爺的
背井離鄉
七月的風
人們走進七月,像走進了蒸籠
就是走進樹蔭下
刮來的風也是熱的
有人閉門不出
讓空調的電量放大
意把七月的風頂回去
讓空調把他領進爽涼的世界
在父親看來
這樣的人太不節儉,浪費了電費
父親說他的辦法簡單
他在干活的地里,隨便舀瓢涼水
就能把熱風潑回去
我贊成父親的土辦法
只是不敢走進父親的大田
只能在自己詩林里再栽下一棵樹
讓嘩嘩作響的葉子
過濾掉七月風帶來的那部分熱
再憶白求恩
——寫在慶??箲饎倮?0周年前夕
一個加拿大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他和千千萬萬中國人一道,走上戰場
不帶槍的他,帶來了一把技藝高超的手術刀
一把刀,把戰壕里的斷臂接上
把失明的眼睛復明
把流血的傷口堵上
一個個戰士死而復生
一條條生命長出了不畏倭寇的血脈
他那孱弱的身軀也在中國大地上
長出了一座功碑
長出了從領袖到每位子民的無限敬仰
80年了,東亞病夫長成了巨人
80年了,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
長出了一株異姓的樹,一株白姓的樹
80年了,長得蒼茂,長得旺盛
長得蒼茂,長得旺盛,長得郁郁蔥蔥
作者:劉樹仁,山東寧津人,市作協會員。詩是發現,是創造,每首詩都是在詩人思想土壤里生長出來的靈芝草。詩稿在《詩刊》《中國詩歌網》《文峰書院》《都市頭條》《德州朗誦藝術團》《你在我風景中走過》《詩歌學人》等各級文學網絡平臺發布或在《山東詩歌》等刊物發表,出版詩集《夕陽拾趣壹》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