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175,馮德萊恩差點被革職,歐洲可能變天,歐爾班有言在先
據環球時報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7月10號,歐洲議會舉行針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不信任投票,最終結果顯示,馮德萊恩以360票反對,175票贊成的結果挺過了這次投票。
所謂的“不信任投票”,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歐洲議會對馮德萊恩這名歐委會主席的彈劾,如果支持的票數占據多數,那馮德萊恩就要引咎辭職。
在此背景之下,這次馮德萊恩雖然挺過一劫了。
但彈劾本身帶來的影響,卻遠未平息。
法新社就報道說,這次彈劾本身凸顯了歐洲議會內部對于馮德萊恩的矛盾看法,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圍繞馮德萊恩擔任歐委會主席一職激烈博弈,幾乎已經到了撕破臉的邊緣。
歐盟是一個超越國家的聯盟體,歐盟委員會對歐盟各國的內政事務,影響其實是比較有限的,它的職責主要聚焦于歐盟的整體外交框架、人權監管等問題。
通俗一點說,權力比較務虛。
正是因為歐盟委員會的權力相對有限,因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這個職位,按理說不應該像歐盟各國的總統或者總理一樣,出現如此激烈的斗爭。
通俗一點說,為了爭當皇帝,可能出現父子相殘,兄弟相爭的局面,為一個圖書館的館長,就不太可能如此激烈的斗爭。
但偏偏歐盟內部,現在針對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斗爭,可以說異常激烈。
這一方面當然是這些年,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逐漸越俎代庖,掌握了部分歐盟各國實權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也跟跟馮德萊恩在外交、經濟等政策上損害歐盟利益有關。
說的直白點,馮德萊恩由于跟美國政府之間親密的關系,已經被很多歐洲國家的領導人,視為不能代表歐盟利益了。
比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就公開的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馮德萊恩應該辭職。
雖然說眼下馮德萊恩挺過去了,不信任投票沒有得到多數支持,但這次投票給歐盟層面高級官員們,發出了一個強有力警告:
即他們非常容易由于不信任投票,被從當前的位置踢出去。
而且,就算這種投票不能獲得通過,單是投票本身就足以對馮德萊恩或者是其他受彈劾歐洲政客產生影響。
畢竟,政客是靠支持率的,而支持率就需要政績,多少得要點臉面。
如果你在一個位置上坐著,無法給歐盟帶來利益,還時不時的就受到議員們的彈劾,面對不信任投票,那至少證明這名政客能力不夠,工作是不被認可的。
稍微發散一下,一個常常被彈劾得歐盟委員會主席,自然會吸引選民關注,她為啥會被彈劾呢?而一旦被關注,所作所為被放在“放大鏡”之下審視,那馮德萊恩親美,不顧歐洲本身利益的一些決策,就掩飾不過去了。
因此,現在包括馮德萊恩,以及歐盟內部一些跟美國、北約關系緊密的官員,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他們到底要怎么履行職責了。
是遵守歐洲自身的利益,還是繼續充當美國的代理人。
是繼續關注歐洲的現實難題,還是鼓吹所謂的北約東擴,把自己卷入更多的麻煩?
如果他們宣布不對,選民會代替他們做出選擇的,這也將會是歐盟變天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