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些黑粉對國漫的崛起持有懷疑和否定的態度。可如今,一部《聊齋:蘭若寺》狠狠打了這些黑粉的臉,口碑爆棚,讓我們看到了國漫的無限潛力,真切感受到國漫正以昂揚之姿大步邁向新高度!
這部由《長安三萬里》原班人馬精心雕琢的《聊齋:蘭若寺》,作為追光動畫“新文化” 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一上映便在觀眾群體中掀起了熱烈的討論。它以獨特新穎的敘事結構,突破了傳統動畫電影的敘事框架。影片采用 “1 + 5” 的結構,以書生蒲松齡夜探蘭若寺為主線,被蛤蟆、烏龜二精怪拖入古井深處,這口古井宛如時空樞紐,井壁倒映出《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五大經典篇章,而井底則暗藏蒲松齡親歷的《井下故事》。這種 “戲中戲” 的嵌套模式,就像搭建了一個精巧復雜的故事迷宮,既保留了《聊齋志異》原著中故事的獨立性與散點式特色,又通過蒲松齡這個關鍵人物將所有故事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讓觀眾仿佛跟隨蒲松齡一同踏入那個奇幻莫測的聊齋世界,在不同故事間穿梭,感受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妙之旅。
從視覺呈現來看,《聊齋:蘭若寺》堪稱一場無與倫比的動畫大片視覺盛宴。在《嶗山道士》篇章中,其大膽采用毛氈風格,為觀眾呈現出一個毛茸茸的奇幻世界。你能看到角色的衣袍褶皺、庭院的草木枝葉,每一處細節都充滿了毛氈材質特有的質感,仿佛這些角色和場景都是從真實的毛氈作品中“活” 過來的。當主角王承施展 “穿墻術” 時,毛發的拉扯、粘滯效果真實可感,就好像你能伸手觸摸到那些毛發一樣,這 15 分鐘左右的篇章,毛發渲染量竟達到了傳統長片動畫的級別,制作團隊的用心程度可見一斑。而《蓮花公主》則借鑒唐代建筑和福建土樓元素,構建出一個童趣盎然的蜜蜂王國。這里的建筑風格獨特,色彩斑斕,充滿了夢幻色彩,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再看《畫皮》篇,從宋畫和戲曲中獲得靈感,營造出凄美哀婉的宋韻美學風格,通過對稱構圖、大量留白與折枝式構圖,展現出中式意境的獨特魅力,每一個畫面都像是一幅精美的中國傳統畫作,充滿了詩意與韻味。
除了敘事和視覺的出彩,影片所蘊含的故事深度也令人稱贊。就拿《嶗山道士》來說,它講述了王七求仙學法的故事,其中對貪心之欲的刻畫入木三分。王七一心想著不勞而獲,學習穿墻術就想借此發家致富,可最終卻因自己的心浮氣躁、貪心不足而失敗。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就像王七一樣,是“速成班信徒”,妄圖通過捷徑快速獲得成功,卻忽略了腳踏實地努力的重要性。當王七穿墻術破產的瞬間,就如同給這些人敲響了警鐘,讓我們看到了這種貪心最終只會以失敗告終,這何嘗不是對當下社會一些浮躁現象的深刻諷刺呢?
《畫皮》篇以原配陳氏的視角,深刻探討了夫妻之困與女性議題。當陳氏目睹丈夫王大郎收留畫皮妖后,從最初的猜忌、恐懼,到最終識破“美人皮下藏惡鬼” 的真相,她內心的掙扎與痛苦被展現得淋漓盡致。陳氏那句充滿憤怒與厭惡的 “惡心”,不僅僅是對畫皮妖的唾棄,更是千年來被禁錮女性對不平等婚姻、對男權社會的反抗吶喊。影片通過這個故事,撕開了婚姻中可能存在的虛假面具,讓我們看到了夫妻關系中隱藏的危機,以及女性在困境中的覺醒與抗爭。
《魯公女》里,書生張于旦與魯公女的愛情跨越了生死界限,為了能與魯公女重逢,張于旦不惜背尸夜奔,這份勇氣令人動容。他們的愛情打破了生死的規訓,在民政局無法給予他們婚姻證明的情況下,死神卻見證了他們堅貞不渝的愛情。這種至情至性的生死情,展現了愛情的偉大力量,讓我們相信,真正的愛情是可以超越一切障礙的。
《聊齋:蘭若寺》從敘事、視覺到內涵,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水準。它用新穎的方式講述經典故事,以精美的畫面呈現奇幻世界,借深刻的內涵引發觀眾思考。這部電影的成功,無疑為國產動畫電影樹立了新的標桿,讓我們看到國漫不僅能夠講好中國故事,還能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觀眾。那些曾經質疑國漫的黑粉,面對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也不得不承認國漫正在崛起的事實。未來,相信會有更多像《聊齋:蘭若寺》這樣的佳作涌現,推動國漫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