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去月球挖土
大家好呀!我是嫦娥六號,是我國探月工程的“星際快遞員”,今天終于有機會和大家講講我的故事了!
我在長征五號火箭的“護送”下,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奔月。我的任務是去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里挖土,再把樣本送回地球。2024年6月4日,我成功地從月球背面帶回了1935.3克月壤樣品,大概有4 個中等大小的蘋果那么重。
我能夠出色地完成“星際快遞員”的工作,和科學家們為我配置的兩件裝備密不可分。第一件是鉆取采樣裝置,這個裝置設計長度為2.5米,能夠像電動螺絲刀一樣,旋轉著往月球的土里鉆。
另外一件就是機械臂,它能伸展至3.7米長。機械臂本領高強,在月球表面執行任務時,它能挖起細碎的月壤,也能精準地鏟起小石塊,還能穩穩地抓取大石塊。
月壤中都有什么?
我這么厲害,你想知道我的“快遞”中都裝了些什么嗎?
主要是三種“小石頭”——斜長石、輝石以及玻璃質物質。
斜長石多為白色、淺灰或淡粉色,表面常帶有平行的細條紋。斜長石通常在巖漿緩慢冷卻時形成,是玄武巖的主要礦物成分之一。
▲ 地球上的斜長石
輝石多為黑色、墨綠色或深棕色,呈現顆粒短柱狀,表面較粗糙。輝石多在巖漿快速冷卻或高壓環境下生成,常見于玄武巖或隕石中。
玻璃質物質多為黑色,少數呈紅褐色,看上去就像亮閃閃的玻璃珠。玻璃質物質多形成于巖漿噴發后遇水或空氣急速冷卻的過程。
▲ 地球上的輝石
月球上也有火山?
講到這里,或許你已經發現了,我帶回來的三種小石頭,都和火山活動有關。沒錯,月球上也有火山活動!
怎么發現的呢?
科學家選取了108顆玄武巖巖屑,用一種叫作“同位素定年”的方法,測量了玄武巖的年齡,發現它們大約是28億年前形成的,其中一顆玄武巖巖屑年紀甚至高達42億歲。
也就是說,月球42億年前就已經存在火山活動了,而月球背面火山活動至少持續了14億年以上。
互動小實驗
試試把蜂蜜滴進冰水里,會形成小珠子——月球上的玻璃質物質就是這樣“凍”出來的哦!
材料:蜂蜜(50ml)、冰水(200ml)、滴管 / 細口瓶、透明玻璃杯、放大鏡等
實驗步驟:
1.在玻璃杯中倒入冰水,水面高度約至杯子的2/3,放入3-4塊冰塊。
2.用滴管吸取蜂蜜,舉至冰水面上方約10cm處。
3.輕輕擠壓滴管,讓蜂蜜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入冰水中。你會發現蜂蜜在接觸冰水瞬間凝固,形成圓潤的小珠粒,就像玻璃珠!
4.用勺子撈出蜂蜜珠,放在紙巾上觀察:它們表面光滑,內部透明,和月球玻璃質物質的外形很像哦!
文/王念之
來源/《科學故事會》2025年7-8月刊
期刊導覽
《科學故事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與中國科普研究所主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是一本面向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和初中學生的科普刊物,主要特色是講述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
期刊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科研經歷和真切感悟,為青少年講述科學故事,鼓勵青少年動筆寫科學故事。通過講述科學中的故事,發掘故事中的科學,促進青少年與科學家面對面互動,激發并培養青少年的想象力、閱讀力、觀察力、表達力。
探索科學奧秘
暢享科學未來
掃描左側二維碼了解更多~
編輯:林雪琪
審定:鄒 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