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又有名人塌房了!這次不是什么網紅主播,而是已經去世1年4個月的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
去年2月25日,宗慶后去世,享年79歲。當時的杭州清泰街160號,娃哈哈本部舊址門前,擺滿了送別的鮮花。
可誰能想到,一年多過去了,宗慶后突然被曝出非婚生子、不僅美國籍的三個私生子來爭奪遺產,孩子的母親居然還是娃哈哈的前高管,曾為集團立下汗馬功勞的杜建英。
一雙布鞋,兩副面孔,三個孩子,百億恩怨!一夜之間,宗慶后的人設崩塌,口碑逆轉,一場圍繞18億美元信托資金的繼承之戰瞬間打響。
這場由小三和私生子引發的家族爭斗,揭開了宗慶后和娃哈哈背后不為人知的秘密。更是讓宗慶后從宗老變成了老宗!
更損的是,有網友表示,干脆以后叫宗桑(吳語區的方言詞匯,罵人用的)算了。
而在這出大戲中,有兩個人的故事不得不提,一個是杜建英的娃哈哈往事,另個人則是口碑反轉的鐘睒睒。
01
暗線女主,杜建英的娃哈哈權力之路
不得不說,宗慶后精心構建的公眾形象曾是當代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典范。
他堅持實業報國,宣稱“不上市、不貸款”,每年拒絕上百個資本運作提案;
他對員工如家人,立下“永不辭退45歲以上員工”的鐵律;
在家庭層面,他呈現的是夫妻恩愛、父慈女孝的和諧畫面。
這種形象被不斷強化,甚至在與農夫山泉鐘睒睒的對比中屢占上風。尤其是鐘睒睒之子美國籍身份曝光后,宗慶后更被捧為“民族企業家楷?!薄?/p>
前兩條,宗慶后生前確實做到了。至于個人生活和家庭層面,就目前來看,他一直向外界隱瞞了真相。
當三名非婚生子女攜美國護照現身法庭時,宗慶后完美濾鏡瞬間粉碎。有網友更是表示:“好奇去年宗慶后去世時學習和緬懷他的人,如今會持有怎樣的態度?”
更讓公眾質疑的是:“難道對于有錢的企業家來說,小三小四和私生子早已成了標配嗎?”
而這場風暴的核心人物杜建英,絕非普通“情人”,更不是什么等閑之輩。
甚至可以說,杜建英自加入娃哈哈的這三十多年來,一直都是宗慶后的“隱形”妻子。
1966年出生的杜建英,是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工程系高材生,1991年加入娃哈哈,成為宗慶后親自面試的首批精英。
可以說,在娃哈哈的崛起之路上,她與宗慶后形成了完美互補,是娃哈哈走向成功的關鍵,是宗慶后事業上的知音。
1991年,娃哈哈的產品在市場上聲名鵲起。然而此時,宗慶后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產品越賣越好,品牌越打越響,可娃哈哈畢竟是個從校辦工廠發展起來的企業,逐漸開始面臨產生上的不足。
此時的宗慶后為擴大產能,吞并了杭州罐頭廠??晒S是有了,卻又急缺和他一起管理、運營工廠的人才。
宗慶后當時想了個妙招,在《杭州日報》上打出招聘廣告,號稱娃哈哈年產值過億,急需大量人才。此招效果顯著,一周便收到20多份報名求職表。
在這些求職的人當中就有杜建英。1988年畢業后進入杭州醫用光學儀器廠從事專業工作的她,毅然決然放棄了國企干部的身份,選擇加入娃哈哈。
要知道,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私企想招到合適的人才是很難的,而杜建英這種精通英語的人才,更是千金難求。她因為也成了宗慶后的一塊寶。
由于杜建英英語好,進娃哈哈第一天就被宗慶后委以重任,去和臺灣公司合資搞娃哈哈醫藥保健公司。
剛來連廠門朝哪開都不知道,宗慶后卻直接甩給她一個任務:當天寫一份項目建議書!這可難壞了杜建英。
據《宗慶后:萬有引力原理》中記載,杜建英當時完全是硬著頭皮上,反反復復寫了不下十遍,被宗慶后打回來改了一次又一次才過關。
緊接著的可行性報告、專家論證,也是同樣的魔鬼訓練,寫了又改、改了又寫。
幾番磨煉后,杜建英被派到杭州罐頭分廠負責出口業務,很快嶄露頭角,成了宗慶后的得力干將。
宗慶后很欣賞用女將,他覺得女性執行力強、心思細、直覺準,關鍵是比男的更忠誠、不爭權,會像管家一樣替公司著想。杜建英就是被他重點培養的典型。
憑借出色英語能力,她之后主導娃哈哈全球合作與離岸公司運作,拿下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榮譽。
在娃哈哈,宗慶后自己既當董事長又當總經理,下面不設副總,全靠“總經理辦公室”(總經辦)管著整個集團和各地分廠。
而杜建英,既是黨委書記,又兼任總經辦主任,一手抓思想工作,一手管上傳下達,成了娃哈哈名副其實的“大管家”。
2008年離職后,杜建英在2010年成立三捷投資集團(持股99.8%),涉足生物醫藥、新能源領域,同時仍通過48家娃哈哈關聯公司持股保持著影響力。
可以說,杜建英是娃哈哈最初的核心團隊成員,與宗慶后一同見證了娃哈哈的崛起與風雨。
也許正是這種事業上的惺惺相惜,讓杜建英同時在生活中扮演著“隱形”妻子的角色。這種“公私分明”維持了三十年。
1996年,14歲的宗馥莉赴美留學,杜建英作為“監護人”陪同,期間她生下宗婕莉,和長子宗繼昌、老三宗繼盛一樣,均是美國國籍。
在為宗慶后生下三個孩子的同時,杜建英始終不忘鞏固自己的實力。
在娃哈哈內部,杜建英一路升至黨委書記,并通過“榮泰系”公司在沈陽、陜西等地控制多家娃哈哈子公司股權;
2003年,宗慶后在香港匯豐設立總值21億美元的三只離岸信托(每人7億),試圖以金融工具平衡兩個家庭。這也許正是杜建英在背后的要求。
更精妙的是她對子女的安置。三個孩子全部脫離娃哈哈主業,這與宗馥莉堅守實業的路徑截然不同。
而杜建英通過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等公司,讓子女們早在2022年就進入董事會。當時宗慶后尚在世,宗馥莉還未接手。
不過這種布局在宗慶后去世后迅速瓦解。宗馥莉2024年接任后,關閉18家榮泰系工廠,切斷分紅注入信托的渠道,最終觸發訴訟。
杜建英的故事,是一部娃哈哈的歷史,同時也為我們揭開了宗慶后不為人知的一面。
不過這三個孩子能否分得遺產,還是讓子彈飛一會。
02
被贊有格局,鐘睒睒口碑反轉
頗具戲劇性的是,當宗慶后遺產糾紛發酵后,老對手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的口碑卻迎來了意外的反轉。
時間倒回2024年初,宗慶后的去世,讓鐘睒睒和農夫山泉遭遇了空前危機。
當時全網掀起了一股緬懷和學習宗慶后的風潮,而和宗慶后有過一段恩怨情仇的鐘睒睒便成了對比的對象。
當時網上主流的說法是:宗慶后和鐘睒睒之間,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鐘睒睒“第一桶金”來自娃哈哈、早年串貨被開除、兩家公司商戰等話題先后引發熱議,就此他被打成了忘恩負義的標簽。
他前往靈堂吊唁被網友罵“虛偽”,親自撰寫《我與宗老二三事》澄清“未被娃哈哈開除”、“首桶金來自窗簾生意”等傳聞,卻被批“借悼念自我洗白”,效果適得其反。
那段時間,農夫山泉的產品遭到了空前抵制,不僅銷量受到嚴重影響,股價更是暴跌,市值蒸發數百億。
鐘睒睒甚至在朋友圈悲痛表示:自己被網暴,是母親離世的直接原因。
而讓這場爭議進一步升級的導火索,正是鐘睒睒的兒子鐘墅子的美國籍身份。
諷刺的是,如今宗慶后被曝出有三個私生子,而且均為美國籍。
更微妙的是,網傳宗慶后有私生子的事,在浙商圈一直都是公開的“秘密”,而鐘睒睒一直知道這事,即使遭受巨大爭議,依然沒有把這件事曝出來。
因此不少人紛紛感慨鐘睒睒有格局,被罵得那么狠,依然守口如瓶,沒拿這件事去反駁。
至于為什么鐘睒睒替宗慶后保守了秘密,原因很可能有三點:
首先,鐘睒睒和宗慶后同為浙商圈大佬,即使過往有恩怨,但鑒于宗老的威望,多少還是要給些面子的;
其次,鐘睒睒的兒子美國籍,是擺在明處的事實。如果拿別人的秘密去反駁既有的事實,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加落得個恩將仇報的名聲;
最后,他明白這件事早晚會被曝出,甚至鬧出比農夫山泉爭議更大的紛爭。與其主動去揭別人的底,不如讓這件事順其自然的發展。
所以,至少從這件事來看,鐘睒睒的選擇是對的,現在的他也許正在辦公室里悠閑地吃著瓜。
農夫山泉也很可能因此意外獲益,盡管此前面對爭議所推出的綠瓶水策略失敗了,但這次輿論焦點轉移,不僅可以間接促進產品銷量,還能帶動農夫山泉加速轉向茶飲料、果汁等新品的開發上市,用多元化對沖主產品風險。
回望宗慶后的一生,他草根創業的堅韌精神值得敬佩,但個人生活和財富傳承上的粗放設計,卻給宗馥莉和娃哈哈挖了個大坑。
340億爭奪戰的本質,早已逾越私人家族恩怨,它映照出中國創富一代在財富傳承觀念與制度構建上的集體困境。
娃哈哈這個品牌、一代人篳路藍縷的積累,絕不能因傳承的粗放無序而轟然坍塌。
而對公眾而言,從“宗老”到“老宗”的微妙轉變,何嘗不是一堂深刻的商業倫理課?陽光下的財富,才能照亮企業家長久的光榮與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