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仕道君
連日來,宗慶后家族的宮斗大戲,可謂波瀾起伏、猛料頻出。
由于多年積累的矛盾,再加上遺產爭奪,現在娃哈哈嫡長女、老情人+老臣、公司的遺老遺少、家里的長輩兄妹,已經爭得頭破血流、勢如水火。
最令人意外的是,這起豪門狗血劇,讓“布鞋首富”宗慶后徹底塌墳了,原來他并非一直宣傳的“一妻一女”,而是有5房太太、7個子女,而且至少4個子女目前是美國人……
正如網友戲謔之言:七個孩子五個媽,一雙布鞋人人夸,離岸公司美國家,愛國企業娃哈哈。
生前,宗老爺子名滿天下,殊榮滿身,一雙布鞋闖商海,粗茶淡飯度日月,他是公認的商界領袖,是民族企業家的杰出代表。
其去年的喪禮堪比國葬,人民日報、新華社刊發了訃告,新聞聯播播發了消息。追悼會當天陰雨綿綿,但許多市民自發前來。很多人拖著行李箱,一臉風塵仆仆。
沒想到掀開宗老爺子無比絢爛的包裝,其幕后的生活居然如此污濁不堪。正如張愛玲所言:一襲華美的袍子里面,居然爬滿了虱子。
在宗慶后的人設打造上,有兩個人居功至偉,那便是原配夫人施幼珍和女兒宗馥莉。
在宗慶后的五房太太中,最憋屈的莫過于其發妻、創業合伙人施幼珍。
她和丈夫蹬三輪車白手起家,聯手創立了娃哈哈,但丈夫闊了以后,卻移情別戀,先后找了二房、三房、四房、五房,生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特別是,宗慶后吃的還是“窩邊草”,找的都是娃哈哈年輕貌美的女員工,這讓同在娃哈哈上班的施幼珍情何以堪,臉面何存?
但施幼珍還是忍常人之難忍,一方面千方百計維護娃哈哈良好的品牌形象,一方面勉力維護宗慶后“好丈夫”“好父親”“民族企業家”的美好人設。
雖然兩人2000年已經離婚了,但施幼珍在任何場合都避而不談,直至宗慶后去世,都對外宣稱自己是他唯一的妻子,他們的女兒是他唯一的孩子。
她如此忍辱含垢、臥薪嘗膽,不愿與花心丈夫決裂,就是為了維護娃哈哈的良好品牌形象,為了女兒能夠順利接班。
而作為曾長期擔任娃哈哈集團公關部部長的宗馥莉,更是不遺余力、千方百計“美化”宗慶后,用7年時間,把宗慶后打造成“一妻一女一布鞋”的慈愛父親形象,并在企業內部推行“家”文化,然后讓老爺子上去下不來了,她也就成了集團唯一繼承人。
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近日便對媒體披露:“宗慶后逝世時,她就雇了大批水軍為他爸造勢,什么布鞋首富,一妻一女都是出自她手。”
實際上,宗馥莉本人也是一個戲精,她并非如其所說的那樣,“要一輩子跟娃哈哈談戀愛”。
據網傳消息,宗馥莉并非一直單身,而是有過一次婚史,前夫是某上將之子,這個背景是宗慶后都要忌憚三分的。然后又通過科技與狠活,偷偷生了兩個孩子。
那么,宗慶后一家為何要千方百計打造“布鞋首富”“人民企業家”的美好人設呢?
眾所周知,水的替代性很強,而且市場上各種純凈水的差別并不大。對于一個人來說,甚至可以不用買包裝飲用水,自己燒白開水喝即可。
而人設起來了,“布鞋首富”的形象入腦入心,水就有了“價值觀”,也就好賣了。所謂的品牌,賣的就是“價值觀”。
在購物上,人們都有“愛屋及烏”的心理,喜愛、敬仰“布鞋首富”,自然就會主動去買其公司的產品。
宗慶后去世后,娃哈哈當年的營收來到了700億。很多人都沖著一聲宗老,沖著他一年花費5萬塊錢,去買一瓶娃哈哈。
而今,“娃多多”真相曝光,宗老變老登,“布鞋首富”人設徹底坍陷,娃哈哈的品牌形象也遭受重創,純凈水再也不純凈了,于是其銷售也出現了問題,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
據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7月14日、15日,電商平臺娃哈哈日銷量近乎腰斬,從1萬-1.2萬區間下滑至5000-7500區間。
與此同時,關聯直播數從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達人從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另據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作為娃哈哈營收貢獻最大的單品,AD 鈣奶銷量同比暴跌 52%,月銷量從 3000 萬瓶降至1400 萬瓶,市場份額被樂百氏等競品蠶食。
純凈水業務遭遇更嚴峻挑戰,市場份額從 18.7% 縮水至 6.3%,排名跌至行業第六,被農夫山泉、怡寶、今麥郎等品牌擠壓。這一變化與 2024 年 3 月因宗慶后逝世引發的短期市場份額激增(從 4.17% 躍升至 17.9%)形成鮮明對比。
實際上,連日來,已有很多網友在各個平臺留言:以后再也不買 不喝娃哈哈了。
商者,以德為本,以誠為先;成大商者,必有大德。
《新安商訓》第一條就是:斯商:不以見利為利,以誠為利。所謂“誠”,乃真誠也、不欺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道,應該是大道、政道、光明之道。
“小贏靠智,大贏靠德”,憑借智慧取得的成就只會是暫時的,要想成就大業,必須依靠自身超人的德行。
從今天來看,娃哈哈取得的商業成就,憑借的不過是智慧、謀略、詭道。
正當大家對宗慶后妻妾成群、財產爭奪問題津津樂道之際,杭州官方出手了,成立專班介入處理。
為何介入調查?原來娃哈哈是國企,杭州市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企)持股46%,是妥妥的第一大股東。
還有一個原因是,接到了很多相關電話和投訴,說明已到了民怨沸騰的程度。
可偏偏是這家“正宮”國企,連續三年顆粒無收——2021到2023,零分紅。
2022年娃哈哈集團的利潤只有區區1871萬元,僅占整個娃哈哈體系凈利潤的0.39%。
通過媒體深扒,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年通過運作,宗氏家族早已把賺錢的業務慢慢分出去,所以娃哈哈集團的凈利潤極低。
從業績來看,娃哈哈一直呈現驚人的增長勢頭,成為了中國飲品市場上的最具潛力的巨頭。2013年營收便達到了783億,甚至高于2024年700億。
今年6月的工商登記顯示,“娃哈哈系”境內總計有200多家公司,而娃哈哈集團總計投資的只有16家,絕大部分成立于2002年之前,且皆處于非控股狀態。
宗氏家族的“娃哈哈系”賺的盆滿缽滿,而擺在杭州國資面前的卻是一只空碗。
人們不禁要問:
家控制娃哈哈32年,有沒有國資流失問題?
宗慶后轉移出去的18億美元信托,資金從何而來?
宗慶后在海外的多處豪宅,提供給幾房太太和多位私生子女的巨額金錢,究竟有多少是他本人的?
娃哈哈集團是國資控股,但國資為何卻分不到什么利潤,這究竟是企業經營需要的特殊安排,還是國資權益被系統性架空?
甚至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也如此發聲:國家一定會奪回她們巧取豪奪的屬于全民的那一部分。只要看著就好,蒼天沒有饒過誰。
娃哈哈的走向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