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資金2200余萬元
我省公物倉“一張網”累計盤活資產7.7萬余件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孫青)日前,石家莊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一批閑置醫用物資,經公物倉統籌調劑,裝車運往秦皇島、邢臺。這些醫用口罩手套、消毒液、護目鏡、防護服等物品,將用于支持兩地旅游旺季醫療救護和一所醫院新院區開診。
一邊是“沉睡”的公物資產,一邊是急需采購的物資,“喚醒”存量資產、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公物倉成為好幫手。
“公物倉就像各行政事業單位共享的‘二手倉庫’,是一個對各單位長期閑置、低效運轉的國有資產進行統一管理、調配、處置的平臺。”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是全國探索公物倉建設較早的省份之一,2022年至2023年,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確定全國首批43家公物倉創新試點單位,河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入選其中。
除了利用閑置業務用房建立實體公物倉,我省還在河北省省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增設“調劑共享平臺”功能,搭建起虛擬公物倉。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將省級行政單位閑置的房屋、家具、辦公設備等資產納入公物倉進行統一管理調劑,各單位可登錄平臺,查詢所需資產,線上申請資產劃轉,即調即用。通過公物倉調劑,原本閑置的公物,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省直機關一單位64組手搖密集架閑置,正需要添置相關辦公用具的省貿促會,通過公物倉平臺一鍵申請接手;一組液晶拼接屏經過檢測調試,在石家莊一所中學“再就業”;一批閑置空氣消毒機,由公物倉調撥,投放至多地警務站……依托公物倉系統,兩年來,我省累計盤活資產7.7萬余件,節約財政資金2200余萬元。
為了拓寬資產入倉途徑,推動在倉資產跨部門、跨地區、跨級次調劑,今年以來,河北加快推進全省公物倉“一張網”建設,目前,秦皇島、邢臺、唐山、衡水等4個市級公物倉已接入省級行政單位公物倉信息平臺,各地數據共享,業務“一網通辦”。
“我們還鼓勵各單位把待維修的辦公家具放入公物倉,工作人員或專業機構進行修補后,會統籌調劑使用。”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進一步完善“實體公物倉+虛擬公物倉”管理模式,提高資產管理精細化水平,讓閑置資產動起來、活起來,推動公共支出花在刀刃上。
黃驊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 | 河北日報
編輯 | 張孟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