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第九期,GAI把字幕組逼瘋,把伴奏逼到斷線,把節目組逼上熱搜,卻偏偏沒能把自己逼出局。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憤怒」也能當作收視率的保證,你以為自己把吃飯的桌子給掀了,結果卻發現自己被請上了桌。
憤怒,是節目組最愛的劇本
《歌手2025》第九期GAI唱的《山城棒棒軍》現場修改了歌詞。
前奏部分,GAI喊話:今天這首歌,沒有高音,沒有旋律,沒有音準,所以你不用評判我咯。
間奏的部分,再次喊話:我比了九期了,我在這里搞懂了一件事情,不管誰給我投票,都沒有做自己爽。記住做自己才是最爽的。
而在歌曲的最后,又一次喊話:歌手,我當然是歌手,我是中文說唱歌手!我們現場見好嗎。
他說出「現場見」的那一下,我腦子里的念頭閃了一下:壞了,這下即便不想走也得走了。沒想到人還沒走,熱搜卻先熱乎起來了。
明星以為自己掀桌,其實被請上桌
我敢打賭,99%的觀眾跟我一樣,以為節目組下一秒就會甩出「因個人原因退出」的體面聲明。
結果鏡頭一轉,前一秒還咧嘴笑的GAI,后一秒直接黑臉。
這反殺,比任何高音都帶勁。
成年人的崩潰,果然只能靜音播放。
真正能讓我笑起來的就是字幕組的那種無奈呀。
GAI把「我」都改成「老子」的時候字幕老師估計一邊敲著鍵盤一邊在心里罵呢:你說唱的每一個字都在逼著我加班干活兒。
要是按照GAI唱的來加字幕,估摸過不了審核那關,要是把內容全都打成星號,又顯得不好看。
最后就只能把原本定好的字幕給放上去,你唱你的詞,我放我的字幕,彼此互不影響。
換個角度想,這不就是我們打工人的日常嗎?嘴上罵著破工作,身體還得準時打卡。
GAI那句「做自己最爽」翻譯過來就是:我瘋了,但我瘋得很專業。
節目組更雞賊的地方在于,他們吃準了GAI的「在乎」。
真不在乎的人,不會在離場時特意cue演唱會。
就像我不會在辭職信里加一句「記得看我朋友圈連載小說」。
所有看似隨意的引流,都是精心計算過的脆弱。
節目組的小算盤其實不難猜:放他走,下周五收視率直接跳水;留他,黑紅也是紅。
只是沒想到,他們把「留人」玩成了公開處刑:你不是想引流嗎?那就讓你親手把觀眾送進我的下一期。
所有失控,都是按劇本爆燈
我忽然記起《浪姐》,某位姐姐也是在公演前一晚突然臨時更改歌詞,隨后節目組連夜召開會議進行討論,最終將這段有爭議的內容剪輯進了預告片。
這辦法雖說有些老套,卻很管用。
觀眾就喜歡看這種「不受控制」的劇本,尤其當這種失控中,能透出一點真實情緒的時候。
不過,GAI的失控和姐姐們不同。
他的憤怒帶著rapper特有的「我要教你們做事」的中二感,就像你閨蜜喝醉后突然開始給你分析前男友的八字。
好笑之余,居然有點感動?
感動確實是感動,但實際情況是,節目組已經為他擬定好了下一期的劇本:要不就消極對待,去唱《西湖》的2.0版本;要不就接著瘋狂下去,升級成《朝天門》的promax版。
反正觀眾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越是有沖突,就越是有流量。
可這事最讓人難受的地方在于,GAI覺得自己用「現場見」把桌子給掀了,實際上只不過是把桌子變成了T臺而已。
節目組就順勢把燈光照在他臉上:瞧呀!這就是咱們本季最值錢的戲服。
觀眾罵著狗血,卻準時搬好小板凳
我突然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說「別在綜藝里找真心」。
當你在鏡頭前撕開傷口,制片人已經在給傷口打高光。
GAI的憤怒是真的,但憤怒被包裝成商品的速度,比他唱完一段verse還快。
所以下一期我會繼續蹲直播,不是為了聽歌,是想看GAI怎么在鐐銬里跳舞。
就像明知道老板在畫餅,還是會點開OA系統。
我們都需要點「萬一呢」的幻覺,來消化「算了吧」的日常。
當然,也可能是我熬夜看綜藝的錯覺。但管他呢,周五晚上,誰還不是一邊罵賽制狗血,一邊準時打開投影儀?
成年人的叛逆,從按時收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