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多地高溫持續。網友說,氣溫怎么比預報的更熱?專家表示,氣象部門預報的氣溫是百葉箱里面的溫度,這和我們實際感受到的溫度不同。隨后,新的疑問又來了。那為什么不能直接預報我們感受到的溫度呢?對此,我們又采訪了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朱定真。
國際標準監測氣溫在1.5米高百葉箱內測量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 朱定真:對于氣溫的測量,我們要擺在百葉箱里面,這個百葉箱它不接觸地面,1.5米高,而1.5米高又正好跟我們人生活的空間相近,所以需要監測高度的環境氣溫來代表我們生活空間的一個環境氣溫。這個百葉箱又是白色的,不受陽光直射,而且還有百葉通風,所以在這個環境下的溫度,代表環境的氣溫,這是國際標準,全球統一都在這個環境下監測氣溫。
森林草地柏油路 不同環境氣溫明顯不同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 朱定真:公眾為什么覺得預報的會比所謂實際的夏季溫度會偏低,是因為公眾所處的環境,可能室外不同的環境,甚至于在建筑物附近水泥地附近,也有可能在森林或者草地附近,但是跟百葉箱里面小氣候環境一定會有偏差,所以這樣的話兩邊的溫度測出來就會有偏差。所以在做天氣預報的時候,要以一個標準來度量預報準不準,預報員也是需要對預報氣象要素進行評分的,這個標準就是氣象站的觀測記錄和預報的數值,它的偏差有多大。
體感溫度不是環境氣溫 因個體差異而不同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 朱定真:當然還有體感溫度,體感溫度它實際上不是一個環境氣溫,是你人體感覺氣溫對你的影響程度或者耐受力。那么體感溫度它主要是考慮到和人體的所謂熱量排放的影響關系,這個也就是大家感覺到氣溫已經很高了,為什么天氣預報上面的氣溫好像是一個明顯的偏低,應該差別就是在這個上面,就是我們所處的溫度表和你人所處的觀測環境是不一樣的。
朱定真表示,未來氣象部門的預報會越來越向人們的需求傾斜,比如可能會預報體感溫度,而不再是簡單告訴大家氣溫為多少攝氏度等。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