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銀川餐飲在宣傳上“卷”出了新高度,“卷”出了新方式!
在以前,銀川的餐飲在宣傳上比較依賴于“探店”的形式。簡單一點理解,就是花錢通過別人的賬號來進行宣傳。這樣的好處就是范圍廣, 省事,覆蓋面大。只是花錢多。
這段時間刷視頻發現,餐飲商家在宣傳上都開始以老板或者經營者身份出鏡進行賣力宣傳自家店,少了這中間環節。
在視頻宣傳中,突出自家優勢或者優點,比如衛生透明,原料品質,用餐環境優美等,證明自家“貴得有道理”,或者直接就是優惠活動,比如免費吃,打折等等。可謂精彩紛呈,各種“卷”。
卻少有商家注意在菜品品質上宣傳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威記由于是個廚師,比較注意看餐飲商家展示的那些菜品,其中就發現了一些細節上的“瑕疵”:
比如,有的餐飲商家在展示自家炒燴肉菜品時候,看著色香味形都到位的樣子,可是,那抹紅亮色卻是極細辣椒面的功勞,這也是大部分餐館廚師的必備,按照專業角度來說,它其實也就相當于是色素;
比如,有家以老牌早茶聞名的餐飲,說自己菜心夠碧翠,是請大廚指導的效果,其實也就是加了堿粉(食堿)保綠,卻不說這個堿性雖然保綠色,卻已經破壞了菜心的營養;
比如,有的拉面館標榜自己拉面用的純骨湯,卻忽略了那個熬湯的湯鍋也就是比家庭用的鍋大那么一點點,一天那么多拉面,這么點湯夠嗎?要不是生意不好,要不是湯現用現加水煮開。
簡單一點來說,在細節上很多餐飲商家是忽略掉的。
并且從成本上來說,很多菜品也價格虛高。當然了這一說又會牽扯到房租,人工等等經營成本問題,這里就不多說了。
這兩年銀川餐飲在宣傳上確實玩出了新花樣,但熱鬧背后,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菜品品質,卻似乎被喧囂的營銷聲浪掩蓋了。當消費者被各種花式宣傳吸引進店后,最終留客的關鍵,還是那一口實實在在的味道。
其實,餐飲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品質的競爭。宣傳可以吸引顧客第一次進店,但真正能讓顧客成為回頭客的,一定是菜品的真材實料和穩定水準。比如,炒燴肉的紅亮色澤如果全靠辣椒粉“化妝”,食客入口后難免會察覺味道的單一和浮夸;菜心的碧綠若是以犧牲營養為代價,那也不過是視覺上的短暫欺騙;而骨湯的濃郁與否,食客的舌頭自然會給出最真實的評判。
與其在營銷上“內卷”,不如回歸餐飲的本質——做好每一道菜。商家不妨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食材的選擇、烹飪的技藝和口味的優化上,讓顧客真正感受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比如,可以公開食材來源,展示后廚的烹飪過程,甚至讓顧客參與部分菜品的制作體驗,增強信任感。再比如,推出“招牌菜盲測”活動,讓顧客投票評選最受歡迎的菜品,既能收集真實反饋,也能讓品質說話。
餐飲行業的“卷”不該只停留在表面,而應該深入到菜品的每一個細節中。畢竟,再炫酷的宣傳,也比不上顧客的一句“這家的菜,真的好吃!”
也就是說,與其跟風各種噱頭各種“卷”,不如沉下心來想著在菜品上下功夫留住客人?
這里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威記聊美食 ,用溫暖的文字,講述美食美味!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