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睿見Economy
2025年7月15日-16日,“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主題為“新質引領 智創未來”。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兼九章平臺CEO周時瑩出席并演講。
周時瑩坦言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整車廠有一個比較大的難題,AI加進來之后,一些原來傳統車廠的知識技能,面臨一些挑戰。
她提到,理想把AI做得還是蠻不錯的,它的智駕和座艙算法團隊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組織機構的融合。“其他車廠都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是底層技術基礎的問題——如果下一階段是AI定義了汽車,在AIGC整體的定義之下,軟件、硬件會在AI算法的要求下組織出來足夠的算力,那么現在的OS架構包括車載以太網能不能滿足OS上下層傳輸的要求。”
周時瑩還提到,“在下一個時間段,大家都覺得現在如果不做具身智能,搞點AI就沒什么下文了,原來很多干自動駕駛的業界同行,今年都轉行去做機器人了,這個領域里面還能拿到一些小型的投資額度,自動駕駛上面已經沒有什么投資額度。”所以,她指出,可能任何一種現在的機械與電子的連接體,最終目標可能都是為了具身智能這個方向。
目前,紅旗也跟一些機器人公司進行了對接,在本源上嵌入式系統和神經網絡包括人工智能連接的知識本源是相通的。她認為,智能車最終還是要走向真正的具身智能時代。
談及輔助駕駛,在周時瑩看來,“L4以下的其實都可以叫做輔助駕駛。因為這個階段里實際還需要駕駛員在橫縱向里面參與到的。”
過去十年,電動化滲透率不斷持續拉高。2023年到2024年,特別是2025年上半年,智能化尤其是L2+輔助駕駛的智能化滲透率在不斷提升。周時瑩強調,要做真正的自動駕駛,安全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如何保證真正的安全,但是又不會給車企帶來2倍或者3倍成本的增加,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