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數據,當前中國智能駕駛市場呈現出明顯的"金字塔"分布:L1級技術作為入門選擇,滲透率約為24%;L2級已成為市場主流,滲透率達到51%;而更高級別的L3和L4技術分別占據20%和11%的市場份額。這種分布反映出行業正處于從輔助駕駛向自動駕駛過渡的關鍵期。
日前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地平線總裁陳黎明博士深度剖析了智駕行業發展趨勢,他指出,當技術滲透率達到10-20%區間,中高階智駕的發展必將迎來關鍵拐點,且未來增長態勢明確。
過去兩年,智能駕駛技術的迭代速度遠超行業預期,正從量變積累邁向質變突破。國內自動駕駛企業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已在民用L2++級高階駕駛輔助和商用L3級以上自動駕駛技術上,領域躋身全球第一梯隊。這一成就的背后,是感知硬件性能的顯著提升和成本的大幅下降——激光雷達探測距離從2024年的200米延伸至2025年的300米,精度達到厘米級,同時成本下降40%。算法架構從傳統"模塊化"設計向"端到端"大模型演進,AI大模型的應用正重塑智能駕駛技術棧,推動行業競爭門檻大幅提升。
不過,智能駕駛當前仍面臨挑戰。陳黎明博士分析:高速NOA已進入“好用”階段,但城區NOA尚處“可用”水平,距離用戶期待仍有差距。要突破這些瓶頸,需同時實現系統性能的Scale Up(提升處理復雜場景能力)與應用場景的Scale Out(拓展適用環境范圍),而這離不開算法、算力、數據與工程能力的“軟硬協同”支撐。
軟硬協同,L5自動駕駛被滿足前的最佳路線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博士
地平線是全球首家聚焦為深度學習網絡研發計算方案的創業公司,也是中國首個提出并率先踐行軟硬結合技術路徑的智駕科技公司,擁有城區輔助駕駛全棧開發能力和覆蓋全場景智駕量產的完整軟硬件產品矩陣。
何為“軟硬協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智能駕駛技術多依賴分層外包的產業鏈協作模式。算法開發商、主機廠及Tier 1普遍通過采購芯片廠商的計算平臺,以“硬件采購+軟件適配”方式來構建整體方案。
然而,隨著智能駕駛的應用場景趨于復雜、算法需求不斷升級,頭部玩家正趨于轉向軟硬結合的全棧自研模式。地平線的HSD(Horizon SuperDrive),便是國內首個軟硬結合全棧開發的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能夠全方位提升系統安全性、穩定性和通行效率。
地平線認為,在L5級自動駕駛普及之前,軟硬協同都是智能駕駛發展的最佳路線。于主機廠而言,軟硬協同可以徹底解決芯片和算法解耦、技術升級需要重寫或優化代碼帶來的成本激增問題,讓算法和芯片的適配變得簡單,從而降低研發的成本。另外,由于是軟硬協同設計,還可以提升算力效率和數據閉環利用效率,從而讓性能大幅提升。
對于用戶而言,軟硬協同帶來的最直接好處,便是智駕功能的快速全面普及,并且還不需要花太多額外的成本。
技術躍遷,地平線軟硬協同推動智駕向高而行
陳黎明博士在論壇上不僅顯現出敏銳的洞察和獨到的觀點見解,也為地平線在算法架構等軟件技術、以及HSD的靈活強大系統方案上,著實秀了一波“肌肉”。
首先算法層面,視覺感知技術至今大概歷經了三代演化。傳統視覺算法采用后融合,存在多視角協同短板;BEV算法通過前融合解決該問題,但建模能力與特征穩定性不足;當前主流的BEV+Transformer借助注意力機制優化了上述問題,卻因二次方計算復雜度導致資源消耗過高。
為此,地平線2024年提出了業內首個具有線性復雜度、全局感受野的視覺基礎模型——Vision Mamba,該模型在多個標準視覺任務上超越了現有的最優視覺網絡模型DeiT/ViT,同時展現出了更高的計算和內存效率——計算速度提升2.8倍,GPU內存節省87%。
軟件架構方面,地平線的Senna架構是多模態大模型,將端到端模型與 VLM 相結合,強化了系統的泛化能力和場景理解能力。在Senna架構下,只需要輸入傳感器信息和導航信息,無需依賴高精地圖,實現了真正的無圖駕駛,做到走哪都能開。實踐表明,Senna 架構相較于端到端模型,平均規劃位移誤差降低 40% 以上,平均碰撞率下降 45%,在泛化性、可遷移性、可解釋性與語言理解能力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甚至能精準識別交警手勢、潮汐車道等復雜場景。
算力支撐上,地平線以征程6系列六個版本,覆蓋10TOPS~560TOPS的算力,搭載地平線最新一代智能駕駛加速引擎——BPU納什,可原生支持大參數Transformer和交互博弈,靈活滿足全場景輔助駕駛的差異化量產需。HSD全面搭載最新征程6系列芯片,以家族化布局覆蓋低、中、高階智能駕駛需求。
當前,在低階ADAS市場,地平線的入門級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B,已于日前一次性成功點亮。得益于地平線軟硬結合BPU納什架構的加持,征程6B可高效支持Transformer、光流等主流算法,支持全棧計算任務且計算性能提升兩倍以上,智能水平遠超同級別產品。
旗艦款征程6P算力達560+TOPS,單顆即可支持全場景智駕全棧計算任務。依托BPU納什架構,征程6P可高效支持端到端、VLA大模型及世界模型,Transformer計算效率十倍提升,能為高階城區輔助駕駛系統開發提供強大的算力與靈活的算法優化空間。
目前,地平線征程6系列已實現了全階通關成熟,面向中階市場的征程6M已實現前裝量產,征程6P系列也已經確認將由奇瑞星紀元全新E05首發量產搭載。整個征程6系列已獲20余個品牌定點合作,將賦能100多款智能車型,彰顯強大的市場認可度。
另外,地平線HSD背后還有最關鍵的一大技術創新——地平線自研的“Horizon Cell彈夾系統”。其升級靈感來自彈夾設計,可實現硬件可插拔、軟件可升級,做到“軟硬件皆可升級”的超高靈活性。
基于“彈夾系統”的靈活升級性,地平線HSD同時推出300/ 600/1200三個版本:
HSD 300:基于兩顆征程6M打造,算力約300 TOPS,搭載11顆攝像頭、1顆毫米波雷達和1顆可選配激光雷達,主打普惠級城區輔助駕駛,適配10萬元級別車型;
HSD 600:搭載單顆征程6P,算力約600 TOPS,支持11攝像頭、3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選配,面向15萬元級別車型,支持智能泊車APA/HPA等功能;
HSD 1200:搭載兩顆征程6P,算力超過1000 TOPS,支持城區、高速與泊車全場景輔助駕駛,目標是20萬元級別及以上市場。
憑借靈活的算力、感知拼搭方案,地平線HSD可以讓車企更好的根據自身產品定位需求,選擇合適的一站式智駕功能解決方案。這對目前每一款車型早一秒落地都能占據優勢的國內新能源市場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2025年開春以來的智駕平權浪潮中,比亞迪的“天神之眼”、吉利的“千里浩瀚”和奇瑞的“獵鷹(參數丨圖片)智駕”等最新智能輔助駕駛體系,都離不開地平線計算方案的賦能和支持。
截至目前,地平線智駕方案前裝量產出貨已累計超800萬套,定點車型超過310個。在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所搭載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中,地平線市場份額達33.97%,位列行業首位,相當于每三輛擁有智駕功能的車,就有一輛使用地平線的智駕方案。
隨著“全民智駕”趨勢持續加速,地平線新一代旗艦產品征程6系列及HSD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將迎來全面放量期。根據地平線的預計,征程6系列單年出貨將突破百萬顆,而征程芯片全系累積出貨則有望在2025年邁入千萬量級的新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