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15日在吉林長春開幕,多位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認為,人工智能(AI)技術正全方位重塑汽車產業格局,成為影響行業長期競爭的關鍵變量。
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15日在吉林長春開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正在作主旨報告。譚偉旗 攝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已邁入智能化全面競爭階段。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指出,中國在智能駕駛搭載率方面已領先全球,汽車產業競爭力正加速向智能化和AI化遷移,智能化已成為消費者購車決策的核心考量因素。
作為AI技術在汽車領域落地的硬件基石,芯片國產化進程也在提速。“智能座艙正邁入AI時代,技術革新為整車創造多元應用場景。”芯馳科技MCU產品線總經理張曦桐表示,中國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引領趨勢正推動高端車控芯片、智能座艙芯片加速發展。
張曦桐進一步闡述,AI大模型“上車”將推動智能座艙進入“平權時代”,支撐更豐富、差異化的智能功能。同時,在“智電融合”與“車云一體”趨勢下,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快速迭代,采用“中央計算+區域控制”模式的量產車型持續增加,高端智控MCU芯片在整車控制中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AI操作系統是AI技術導入車端的關鍵軟件支撐。“2025年,AI與汽車的融合正在觸發范式級突破,AI技術將成為影響未來汽車產業長期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兼CTO杜強表示。
杜強對比了交互方式的變革:傳統人車交互依賴屏幕、按鈕與菜單進行信息操作;而隨著AI Agent(智能代理)的引入,交互模式轉向擬人化的雙向交互。用戶僅需通過自然語言指令與AI Agent溝通,即可完成復雜操作。這一變革將對未來整車設計、人機界面乃至整體用戶體驗產生深遠影響。
張永偉總結說,AI時代的汽車產業將打破傳統邊界,與軟件、芯片、數據等跨界領域深度融合,催生無人出租、智能機器人、低空出行等新業態。企業需從“利用AI工具”“打造AI產品”向“轉型為AI驅動型企業”演進。
業內人士認為,技術創新、產業協同與生態構建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競爭的核心。隨著算力基礎設施完善、操作系統自主可控及出海機遇的顯現,中國汽車產業有望在智能化浪潮中占據更主動的地位。(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