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看似簡單,實則很復雜,來參加葬禮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亡人生前的威望和人緣!
7月9日,94歲楊少華去世的消息沖上熱搜,本以為這件事的熱度只會持續兩三天,結果呢,截止到發稿日,和楊老爺子相關的話題依然是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很多人都在關注此事!
原因也很簡單,楊少華的輩分太高,而相聲又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家對相聲圈里發生的事情,比相聲作品本身還感興趣!
作為第六屆相聲演員,楊少華的離世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大損失,于情于理,都應該有數不清的相聲藝人出現在他的葬禮上,可現實再次讓人大跌眼鏡!
在7月11日舉辦的楊少華葬禮上,我們只看到了一個老熟人,那就是知名相聲演員李金斗(只談相聲圈的,不談其他領域),要知道,李金斗也是77歲的老年人了!
為什么提年紀呢?因為在楊議7月13日的直播里,他解釋了為什么自己父親葬禮如此冷清:叫得上來名號的藝人,都已經七老八十了,炎炎夏日,他們不便出行,但還是派了徒弟來送花籃!言外之意是,馮鞏,姜昆,侯耀華等人不來,是因為他們年紀太大!
這問題就來了,為什么77歲的李金斗能參加楊少華的葬禮,送老爺子最后一程,67歲的馮鞏卻從頭至尾都不露面?
馮鞏是現任曲協主席,他身上肩負著振興傳統藝術,團結同行的重任,楊少華的離世,給了他向世人展示“同行之間是相互幫助,相互照顧的關系”,而不是郭德綱口中的“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更重要的是,馮鞏與楊議私交不錯,和楊少華也拍過段子,無論從哪個角度,他都應該親自去一趟!
這一切恐怕還要從楊少華的師承關系說起!
根紅苗正,這四個字經常出現在傳統藝術行業,在相聲圈,拜名師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名師,無論走到哪里,同行都會給你一碗飯吃,但如果沒有師生關系,你永遠是個海青,能力再強也很難開枝散葉!
楊少華對外稱自己的老師是郭榮啟,但二人并未擺枝,原因是楊少華年輕時太窮了,沒錢請客,且郭榮啟到死也沒有承認這段關系!
雖然馬三立在世的時候寫了相聲家譜,把楊少華寫在了郭榮啟徒弟的名單里,但同行們并不承認!
試想,如果曲協主席馮鞏去參加楊少華的葬禮,從某種意義上講,等同于整個曲協都承認了楊少華是郭榮啟的徒弟,這顯然不是主流相聲藝人想要看到的!
如果馮鞏不是曲協主席,他完全可以以晚輩或者好友的形式參加葬禮,可現實中的他偏偏身居要職,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的!
所以,馮鞏只能私下里給楊議打電話,安慰他不要過度傷心,至于自立門戶的楊議今后能否在相聲圈打出名堂,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