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5日訊(記者 林堅 王晨)中證協推出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政策帶來的影響深遠,券商資管與財富管理協同發展成為鼓勵的重點方向之一,從行業共識到行業踐行,接下來的業態將如何發展,這是討論的話題之一。
財聯社根據多方采訪,在《監管最新定調“私募資管+財富管理”協同,對券商資管意味著什么?私募FOF正破局》一文中,先提到了行業對于破題的思考,這是以私募FOF為代表的產品端的探索踐行,而更長遠來看,券商布局資管與財富管理協同發展生態,是更為宏觀的展望。
兩大業務協同發展的核心邏輯與價值定位是什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推動資管與財富管理協同轉型,旨在打破兩者之間的壁壘,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1+1>2”的協同效應,最終為投資者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華福證券方面就告訴記者,當前投資者在財富管理領域面臨著選基難、配置難、服務缺等投資難題,財富管理機構“一刀切”的服務難以為繼,財富管理機構只有通過實現風險收益特征的全覆蓋,滿足從現金管理到長期財富增值的多樣化場景,才能滿足日益發展變化的資產配置需求。
長遠來看,中證協高質量發展28條政策的推出,具有方向性意義。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促使券商重新審視自身的業務結構和發展戰略,還推動著行業從傳統的交易中介向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轉型。對于券商資管業務而言,需要更加注重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以滿足財富管理業務對多樣化產品的需求。對于財富管理業務來說,則要加強與資管業務的協同,充分利用資管業務的專業投研能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
資管+財富管理券商各有思考
目前,券商資管與財富管理協同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部分券商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整體來看,一些大型券商通過設立跨部門的協同工作小組,加強了資管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在產品研發方面,資管部門會根據財富管理部門反饋的客戶需求,設計更加貼合市場的產品;在客戶服務方面,兩個部門共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現了產品銷售與資產配置的有機結合。
業界比較關注中金的打法。公司將資產管理業務與財富管理業務進行全面協同、深度融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買方投顧生態體系,這體現在“中國50”為代表的“50生態”產品體系。
中金財富方面告訴記者,公司持續推動私募資管與財富業務協同轉型升級。其中,公司買方投顧理念改變了證券公司只重視“賣”一個動作的展業形態,致力于對客戶的全周期負責,通過了解-建議-執行-檢視,能夠真正設計滿足客戶需求的全資產配置方案,促進投資者長期持有,復利增長,真正讓投資者敢于“放大錢、拿長錢”,促進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加。
山西證券方面就提到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并重,通過對客戶需求顆粒度不斷的深耕與細化,對應策略的高效豐富和迭代,幫助客戶真正地了解、認識自我,與客戶成為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知己”,成為客戶財富管理的第一選擇。
華福證券方面,2024年底開始,華福證券打破“賣方驅動”舊模式,聚焦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公司產品管理部和集團內各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協作,篩選市場上各大類資產的優秀管理人,精心打造“華貴30FOF”買方產品體系,通過五大清晰定位的子系列,實現風險收益特征的全覆蓋。
廣發證券稱,公司持續發揮“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平臺優勢。公司為客戶提供策略占優、品類多樣、跨越境內外的產品體系,借助線下網點和數字化渠道擴大服務范圍,服務好客戶財富配置需求。
山西證券提出,放眼全市場,充分利用資管投資范圍廣泛的優勢建立FOF和MOM產品系列作為客戶需求的務實解決方案。在多資產多策略產品領域進行戰略性布局和耕耘,形成對底層基礎產品的全覆蓋。
方正證券提到,業務聚焦能力建設,提升服務品質和投資能力,解決客戶痛點,提供個性化服務,擴大管理規模,以成為收益穩健、特色鮮明的產品供應商為目標。
行業有哪些痛點待解?
不過,記者多方采訪到,實際推進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
首先,從存在的問題來看,首先是業務模式不夠融合。許多券商的資管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仍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業務流程和管理體系各自為政。資管部門主要專注于產品的發行和管理,而財富管理部門則側重于客戶的開發和維護,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機制,導致產品與客戶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
其次,資源共享程度不高。券商在投研資源、客戶資源、信息技術資源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壁壘,難以實現高效共享。例如,資管部門的投研成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傳遞給財富管理部門,導致財富管理部門在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時缺乏有力的支撐;客戶資源在兩個部門之間也未能實現充分整合,影響了客戶服務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再者,客戶服務體系不完善。由于業務協同不足,券商難以形成統一的客戶服務標準和體系。在面對客戶時,資管部門和財富管理部門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建議和方案,讓客戶感到困惑。同時,對于客戶的需求變化,也不能及時響應和滿足,影響了客戶的體驗和忠誠度。
為更好發揮券商資管機構功能,廣發證券提到了一些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公司提到,當前證券資管行業在大資管行業中的規模和影響力仍然偏弱,究其根源在于發展定位模糊、業務模式同質化及產品結構失衡,在產品體系構建、客戶資金來源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建議證券資管機構要緊跟時代步伐,升級研究范式、迭代定價方法、擴展研究范圍,充分依托母公司綜合業務牌照,打造券商系特色資管產品,豐富產品譜系,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公司還提到,可以增強對于特定群體參與私募股權投資的激勵,吸引更多元的資金方。例如,考慮通過稅收減免抵扣、制定針對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扶持措施等,鼓勵高凈值人群通過家族辦公室對私募股權基金進行專業化的投資管理。
如何資產端與財富端協同解決產品問題?
需要看到,當前財富管理面臨好產品缺乏等問題,需要資產端與財富端協同解決。中金財富集中分享了自己的打法經驗。
一是立足買方投顧理念,以客戶為中心,構建綜合解決方案。通過深度需求診斷、大類資產配置、優質管理人篩選及動態調倉機制,按照“了解-建議-執行-檢視”四步法,圍繞客戶個性化的財富規劃需求,設計個性化、一站式買方投顧解決方案;
二是充分發揮券商作為綜合金融服務商的業務全鏈條優勢。依托“中金一家”協同優勢,整合投行資產獲取、資管加工與財富買方客戶適配,實現從終端資產到終端客戶的匹配。同時,深刻把握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涵,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國家戰略,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幫助廣大居民布局科技自主可控、綠色轉型等國家戰略機遇;
三是研究驅動,前瞻性把握利率下行、權益市場復蘇、全球配置的大趨勢。植根中國、擁抱國際化均衡配置,并通過可量化、可追溯、標準清晰、公開透明的產品評估標準,履行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為客戶嚴格甄選、把關,以專業能力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與人民財富穩健增長。
公司稱,私募資管與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是星辰大海,亦道阻且長。在實現這些目標過程中,離不開監管政策的引導和私募資管如母基金等配套細則的出臺,需要行業整體共同努力進行投資者教育以幫助客戶提升投資知識和理財能力,更需要專業的投資顧問在投資全過程中的溫暖陪伴。此外,行業機構也要持續加強金融科技等資源投入,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