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地處北緯47度藍莓生長黃金帶,是世界三大野生藍莓產區之一,被中國小漿果協會授予“中國藍莓之鄉”。這些年,一枚小的漿果帶動了一方產業,這是如何做到的呢?7月10日,伊春第十二屆藍莓文化系列活動如期而至,記者深入種植大棚,走訪加工企業,去探尋藍莓產業做大做強背后的奧秘。
天生麗質:北緯47度的藍色寶藏
進入七月,全國各地迎來了高溫天,與哈爾濱相比,伊春天氣更加宜人清爽,24℃的氣溫讓人倍感舒適。清晨,記者漫步在友好藍莓基地的種植園區內,陣陣青草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伊春藍莓種植的核心區域,因為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讓這里的藍莓名震全國。”友好藍莓園區主任許崇生對記者說。
“遼寧、我省的大興安嶺等很多地方都盛產藍莓,為啥伊春尤其是友好區的藍莓尤為出名?”對于這個問題,許崇生介紹說,伊春藍莓的卓絕品質,源于大自然精心調配的“黃金配方”。伊春坐擁北緯47度地理優勢,經多年篩選保留美登、北陸、瑞卡、達柔、齊伯瓦等6個優勢品種。其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偏低、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年均日照超2200小時,配合偏酸富有機質的黑土,為藍莓生長提供絕佳條件。地處小興安嶺腹地,空氣潔凈,野生藍莓生于凍土層,獲“寒地生命之果”美譽。果實色澤深藍帶白霜、飽滿潔凈,口感甜酸適中、果肉細膩;花青素含量遠超普通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營養突出。依托伊春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吉林農業大學李亞東老師技術團隊為藍莓園區種植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多年合作,栽培出具有特色的北字號藍莓。
值得一提的是,卓越的種植技術為伊春藍莓品質保駕護航。推廣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準滿足藍莓不同生長期的養分需求。有機種植、物理防蟲、生物防控……從森林秘境到標準化種植園,伊春藍莓始終堅守著源自天然純凈的基因密碼。
產業宏圖:小漿果撬動大格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伊春是中國藍莓十大主產區之一,友好藍莓產業園是全省最大集中連片種植基地,該園2009年始建,規劃1.2萬畝,累計投資1.95億元,友好藍莓產業園區定植500多萬株,年產量500萬斤左右,年產值1600萬元左右。據伊春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劉大偉介紹,伊春是世界三大野生藍莓產區之一,被中國小漿果協會授予“中國藍莓之鄉”。
“現在是藍莓已經成熟,在園區內直接通過電商就能發往全國各地。”友好藍莓基地的種植園的電商基地內記者看到,幾名主播面前擺放著多部手機,主播通過手機屏幕向網友介紹伊春藍莓的優點,據了解,如今已突破地域限制,構建起一張覆蓋全國、觸達多元市場的流通網絡。冷鏈物流體系的完善,使嬌嫩的鮮果能快速直達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高端商超與精品水果店。電商平臺的迅猛發展更是插上騰飛之翼,“伊春藍莓”官方旗艦店在京東、天貓等平臺上線,直播帶貨、社群團購等新業態讓這抹“森林藍”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外,精深加工領域,伊春藍莓已告別簡單的鮮果買賣,向價值鏈高端不斷攀升,藍莓搖身一變,成為凍干果、果醬、果汁、果酒、果脯等琳瑯滿目的休閑食品,在友好區的一家山特產品經營店記者看到,各式各樣的藍莓產品琳瑯滿目,店主告訴記者,藍莓的原材料幾乎來自伊春,一顆小藍莓,在伊春的土地上完成了從田間到舌尖、從食品到健康守護者的華麗蝶變。
向深而行:鍛造產業“強芯”
藍莓產業鏈條不斷延展,精深加工產品矩陣日益豐富:藍莓果酒以其獨特風味和健康屬性成為市場新寵;NFC(非濃縮還原)藍莓汁最大程度保留原果風味與營養;藍莓果醬、果糕等傳統產品也在工藝和配方上持續優化……這些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贏得口碑,更遠銷海外,成為伊春遞給世界的“藍色名片”。
據伊春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劉大偉介紹,目前,伊春共計2家藍莓企業開展綠色食品認證,分別是伊春市伊藍農科果業有限責任公司、伊春市山野飲品有限公司,認證面積共計1.01萬畝。發展漿果加工的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到4家,分別為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業有限公司、伊春市鑫旺山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伊春市九峰山養心谷森林食品有限公司、伊春市志有森林食品有限公司,包含藍莓果酒、果干、果汁、果醬、軟糖、糕點等六大系列產品。“伊春藍莓”品牌享譽全國,“伊春藍莓”品牌價值達18.35億元,被納入國家“2024年第一批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并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4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伊春藍莓”正式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未來之路:藍莓+ 繪就林城新畫卷
置身于伊春林區的浩瀚林海,欣賞著綠水青山的美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采摘著新鮮的藍莓,愜意之感溢于言表,在友好藍莓基地,山東游客陳先生告訴記者,他是第一次來林都伊春旅游,恰巧趕上藍莓文化系列活動,秀麗的風景、清爽的空氣,新鮮的藍莓……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作為伊春生態文旅的標志性活動,藍莓文化系列活動以“生態+產業+文旅”深度融合為特色,已舉辦多屆。依托“農莊式經營”理念,構建“采摘+觀光+休閑”多元業態,2024年接待游客3.5萬人次,實現從單一種植向“農業+文旅”的轉型升級,更與高校合作構建產學研用閉環,成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東北農大新農村建設基地等,為產業發展注入人才活力。2025年,舉辦了伊春第十二屆藍莓文化系列活動,活動為游客打造了多元體驗場景,其中包括伊春第十二屆藍莓文化系列活動暨“藍莓寶貝”專場演出;綠水青山大美林區圖片展,活動通過百余幅攝影作品,全景呈現伊春的生態之美;藍果果水上樂園已成為親子家庭的歡樂場,讓孩子們盡情撒歡;精彩的垂釣比賽吸引了眾多垂釣愛好者,大家靜坐水邊,享受“漁”樂無窮的愜意時光;藍莓品鑒采摘區飽滿多汁的藍莓掛滿枝頭,吸引游客親手采摘、品嘗,沉浸式體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
伊春藍莓產業的未來圖景已繪制,更遼闊的“藍莓+”多元融合空間延展必將大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 龍頭新聞·生活報記者:仲亮;攝影:仲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