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一起非碰撞自燃事故,起火點少見的在駕駛室內,夏季行車注意啊……”7月15日晚,茍先生在朋友圈發出一張大貨車冒煙,消防員正在緊急滅火的圖片配文道。
茍先生發布的朋友圈
茍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天下午6時許,他開車行經成都繞城高速貨運大道收費站時,發現收費站入口附近有一輛LNG燃氣大貨車起火,此時已處于燃燒后期,消防員正拿著消防水槍對著車頭噴水。記者從此前市民拍攝到的視頻中看到,大貨車駕駛室起火,火勢較大,似乎已蔓延到前面停放的車輛。
事發車輛燃燒
近兩日,成都遭遇高溫天氣,記者從當天17時成都氣象臺發布的實時氣溫數據中看到,當時全市平均氣溫36.2℃,最高氣溫38.2℃,全城氣溫“飄紅”。
當天下午17時,成都仍處于高溫
隨后記者輾轉聯系上停放在起火大貨車旁的司機方師傅。他告訴記者,高速口附近有一個物流園,他們當時正停車等待19點半高速放行,他突然看到對面車輛的車頭起火了,駕駛室里也沒有司機,為了避免火勢蔓延,他趕緊把他的車往前開了一些。后來許多駕駛員都下了車,據另一名駕駛員介紹,涉事司機已安全下車,據稱是自燃起火,但具體是什么引起自燃還不得而知。隨后,消防員趕到后,大火很快被撲滅。
茍先生拍下的照片
目擊現場的茍先生有超10年的大貨車從業經驗。他告訴記者,一般卡車起火多發生于貨廂的尾部輪胎位置,因輪胎在剎車制動時,容易出現過熱情況,從而引發起火,而發生在駕駛室的起火比較少見。以他的經驗來講,夏季高溫,駕駛室內放置物品容易引發起火,比如打火機、壓縮氣體等。而這種天然氣動力的大貨車,滅火處置難度及危險程度均較大。
安全提示:
同一天,記者看到網友爆料,在滬蓉高速宜昌路段,也有大貨車發生燃燒,貨物全部燒成灰燼,造成交通擁堵。
同一天,網友爆料也有大貨車發生燃燒
據了解,夏季高溫炎熱是車輛自燃的高發季,了解車輛自燃原因,掌握行車注意事項與應急處置能力,對行車安全至關重要。
消防部門表示,電路老化、油路故障、私自改裝是引發車輛自燃的常見原因。此外,空調等電氣設備使用頻繁、電瓶負載大也可能引發火災。
夏季車輛輪胎起火,多發生在大客車、大貨車上,由于夏季路面溫度高達60°C-70°C,加之車輛長時間行駛,容易造成輪胎過熱,如果車輛頻繁制動或剎車系統故障導致剎車鼓過熱,也會引燃臨近輪胎。
此外,夏季在車內存放打火機、含有酒精成分的香水、含有液化石油氣成分的空氣清新劑等危險品,也有可能引發車輛自燃。同時車內放置水晶球、眼鏡、礦泉水瓶、充電寶等物品也有可能引發火災。
駕駛燃油車過程中,駕駛人如果發現有異常抖動或者聞到汽油味、焦煳味等異味,看到車頭冒出煙霧或者提示水溫過高導致發動機開鍋,應馬上將車停靠在安全地帶并熄火,排查異常。
一旦發現車輛起火,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嘗試使用滅火器撲救初起火災。駕駛員要保持冷靜,將車輛靠邊停放,打開雙閃,戴好手套,將引擎蓋打開一條縫隙,利用滅火器對車輛內部進行滅火。若發現火勢已無法自行撲滅,應立即遠離車輛,撤離至安全區域,報警等待救援。車輛自燃時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車上人員應逃向上風口方向,盡量避免吸入有害氣體。
在日常使用中,要定期對車輛進行檢查和維護,特別是車輛的電路、油路等,看是否存在老化、開裂、油路滲漏等情況,發現后及時排除安全隱患。長途駕車行駛最好2小時短暫休息一次,盡量避免連續急剎車。
電車在使用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車輛維護保養,要定期檢查高壓線路、冷卻系統等關鍵部件,夏季盡量選擇陰涼處充電。車輛通過涉水路面后,應及時去專業檢測機構對電池包進行檢測。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