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賽對于中國女籃來說,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演練陣容,以此來提升半決賽甚至總決賽面對日本或者澳大利亞如何應對的。畢竟此次亞洲杯實力最強的就是這兩支球隊。
中國女籃小組對手無論是印度尼西亞,韓國以及新西蘭,整體實力與中國女籃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內線高度上,基本很難與中國女籃抗衡。所以,最終中國女籃以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也是宮魯鳴指導為何在對陣印度尼西亞和韓國隊時,不斷的調整各種陣容達到以賽代練的目的。
在面對韓國隊高壓防守下,其實中國女籃其他陣容打的有點緊,或者說難以打出中國女籃自身的特點。尤其上半場比賽,中國女籃一直在嘗試著以快制快的速度優勢來擊敗或者拉開與韓國隊的比分差距,但事實證明,這種拼速度對于中國女籃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中國女籃整體外線三分命中率不及韓國隊,全場比賽21投4中;另外,拼速度中國女籃出現失誤過多,讓對手抓住機會打反擊。因此,雖然領先的一直是我們,但始終無法拉開太大的差距。
其實本場比賽宮魯鳴指導還使用了對陣印度尼西亞時的一后衛四鋒線的陣容,這套陣容其實最適合打日本隊,所以,拿出來應對韓國也不失為最好的辦法。可惜的是本場比賽中國女籃在對手高壓防守之下,外線出手都顯得非常倉促,所以,外線一直無法打開局面,內線的壓力無形中就增加很多。
其實在防守端中國女籃整體上做的已經非常出色了,但依舊很難限制韓國隊的外線投射,即使補防到位,韓國隊依舊能投進高難度三分球。最讓中國女籃傷士氣的就是在首節比賽結束時,當時時間僅僅剩下1.6秒,宮魯鳴指導還特意做出了換人調整,讓張茹代替張子宇上場,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韓國隊最后一攻的,結果還是沒有躲過,韓國隊的安慧智幾乎是在半場出手命中一記超遠壓哨三分,最終把比分縮小到了13:16。
除了外線三分不準之外,中國女籃打內線過于明顯,不是在后衛線主動持球或者鋒線球員在持球進攻過程中選擇傳給內線的配合,而一直都是張子宇在三秒區附近張手要球,這樣除了給對手準備一些協防的機會之外,更主要的是一旦不成功,張子宇是很難保護好球的。所以,機會很容易被對手抓住。
但下半場開局宮魯鳴指導再次調試陣容,把張子宇和韓旭這樣的雙塔陣容擺在場上,重要的是把善于傳球的王思雨也一同出場。這給韓國隊的防守端制造了很大的壓力,當然,上雙塔對于韓國隊外線的防守也稍顯被動,但中國女籃始終沒有給韓國隊太多機會,張子宇、韓旭、楊舒予連續沖擊內線得手把分差擴大到13分打停韓國隊。也正是這套陣容建立的比分優勢,最終幫助中國女籃不斷的打出進攻高潮,期間最大分差一度達到20分,最終中國女籃守住優勢擊敗韓國隊,迎來了小組賽的兩連勝。
當然,本場比賽值得欣慰的是中國女籃打出了防守和內線優勢,最終有4人得分上雙,分別是:韓旭18分12板2帽、張子宇18分4板、楊力維11分8助、張茹10分5板;其他的楊舒予9分9板5助2斷、王思雨9分8助、黃思靜6分、賈賽琪4分、翟若云3分。或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外線三分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希望在面對日本,澳大利亞等強隊時,不但能打出我們的內線優勢,更需要外線三分火炮的支撐,否則,想要擊敗對手并且最終成功衛冕,恐怕難度會有點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