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間,兆龍互連公告顯示,公司12.14億元定增項目獲深交所審核通過,即將進入中國證監會注冊程序。這家深耕數據傳輸領域30年的企業,正借AI算力爆發的東風,開啟產能大躍進。目前市場預測公司2025年凈利潤將達1.90億元,同比增長23.90%。而就在三個月前,公司一季度財報已顯露鋒芒:凈利潤0.33億元,同比飆升85.12%,遠超市場預期。
業績爆發,凈利高增背后的AI推手
兆龍互連2024年全年財報同樣亮眼:營業收入18.31億元,同比增長17.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55.90%。這組數據背后,是AI算力需求爆發對數字傳輸基礎設施的強力拉動。公司產品結構變化揭示增長密碼。2024年,連接產品業務實現營收1.84億元,同比大增54.14%,毛利率躍升3.96個百分點至30.79%。專用電纜產品營收1.56億元,增長32.25%,毛利率更是高達38.28%,提升了11.83個百分點。這些高增長、高毛利產品正是AI算力中心的核心需求。兆龍互連的高速傳輸電纜已能支持單通道最高224Gb/s的傳輸速率,直接應用于算力中心內部連接。;人工智能的發展和運用已經開始深入到各行各業,算力需求爆發推動了數字傳輸電纜及連接產品需求增長”。
12億定增布局泰國和高速銅纜供應鏈
兆龍互聯介紹本次獲批的12.14億元定增,將重點投向兩個項目:6.6億元用于泰國生產基地建設,4.14億元用于高速電纜及連接產品智能制造項目,剩余補充流動資金。兩個項目均設定三年建設期,預計T+5年實現完全達產。泰國生產基地瞄準全球市場布局。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年產能:數據電纜17萬公里、專用電纜5.6萬公里、光纜8萬公里、連接產品1030萬條。公司預計達產后年均收入11.12億元,年均凈利潤1.3億元,投資回報率16.59%。這一布局的戰略意義顯而易見:一方面利用泰國貿易優勢和區位優勢開拓海外市場;另一方面應對國際貿易形勢的復雜多變,提升公司抗風險能力。2024年,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占比已達61.93%,總額11.34億元,同比增長20.42%。高速電纜項目則直指AI算力基礎設施需求。將新增高速電纜1.3萬公里、光纜4萬公里、連接產品1100萬條。項目經濟效益更為突出:完全達產后預計年均收入7.72億元,年均凈利潤1.21億元,內部收益率達25.66%,投資回收期僅6.21年。在高速連接領域,兆龍互連已構建完整技術體系。公司掌握高速平行傳輸對稱電纜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核心技術,在服務器內外高速連接產品上擁有全套自主設計能力。技術突破持續加速。公司不斷深化包括400G和800G、MCIO和Gen-Z等產品的開發和優化,完成了用于單通道112Gb/s低損耗傳輸線纜及單通道224Gb/s傳輸線纜開發。這些產品正是下一代數據中心的關鍵組件。
高速銅纜狂飆下的隱患,產能過剩與技術迭代的生死競速
全球AI算力爆發推動高速銅纜需求激增,吸引資本瘋狂涌入,產業并購和投資勢頭不減。然而行業表面繁榮下暗藏多重風險,需警惕重蹈光伏、新能源產能過剩覆轍。
產能擴張:狂熱并購與供給過剩隱憂
國內廠商激進布局 ;沃爾核材東南亞基地計劃2026年投產后遇見占據全球裸線60%產能,當前已部署繞包機超1200臺、鐵氟龍芯線機20余臺,新增設備仍然持續采購中,月銷售額已超一億。 若2025年英偉達GB200機柜出貨量達3萬臺(NVL72+NVL36),高速銅纜總需求約75億元,但僅沃爾核材、安瀾萬錦、新亞、泓淋電力(達為互聯),藍原,新亞股份,神宇股份等頭部企業新增的規劃產能已逼近該值,供需平衡脆弱。
需求端:AI發展不及預期的致命沖擊
高速銅纜60%需求來自數據中心短距傳輸,其中英偉達GB200單柜貢獻11.7萬美元價值量。若全球AI服務器建設延遲(如芯片能效瓶頸、算力需求飽和),2025年60億美元新增市場可能縮水30%。 另外高速銅纜在短距離成本優勢顯著,但800G以上傳輸場景中,有源光纜(AOC)和共封裝光學(CPO)技術正加速迭代;可能擠壓銅纜在段距離場景的份額。
技術迭代:落后即出局的生死競賽
技術路線急速升級;行業主流從224G向448G/800G DAC/AEC演進,有源銅纜(AEC)需集成CDR芯片實現400G信號傳輸,國產企業在此領域仍依賴國際大廠。 專利封鎖與研發滯后;安費諾、莫仕等國際廠商壟斷高頻技術,若本土企業研發進度滯后1-2年,可能喪失15%市場份額。
結論:風口將息,剩者為王
高速銅纜行業預計在2026年第四季度進入分化期:
- 短期(2025Q3-Q4):英偉達訂單認證(如***電子安費諾合作)與關稅成本轉嫁能力決定企業存活;
- 中期(2026-2027):800G技術量產進度與光銅替代博弈重塑格局,毛利率低于12%的企業將被淘汰;
- 長期:僅有垂直整合(材料-芯片-連接器)且跨場景應用的企業(如立訊精密、沃爾核材)能穿越周期。
當資本潮水退去,裸泳者終將現形。產能競賽的盡頭不是規模,而是能否在AI需求證偽前,將銅纜鍛造成“不可替代的血管”。
2025江蘇鹽城東臺-800G高速銅纜供應鏈行業技術研討會預告
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正驅動數據傳輸技術邁向新紀元。隨著AI大模型訓練對算力需求的指數級攀升,800G高速互聯技術憑借其超高帶寬、低延遲與高可靠性,成為支撐智算中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及AI服務器的核心引擎。為加速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行業標準落地,線纜行業朋友圈攜江蘇鹽城東臺政府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共同舉辦本次技術研討會,匯聚全球頂尖專家與龍頭企業,共探800G技術產業化與供應鏈優化路徑。 本次盛會預計將匯聚來自全球600余家線束連接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800余名行業代表參會,涵蓋從800G產業鏈的基礎材料供應商到線束制造商的完整生態體系。通過構建"技術標準-制造工藝-應用驗證"三位一體的對話平臺,與會各方就高速互連系統的新技術難題展開討論,標志著我國高頻高速產業鏈正式進入協同創新的新紀元。
報名后加入會議溝通交流群
本次會議將采用:東臺本地高速銅纜供應鏈企業參觀+現場展臺觀展+線纜技術交流+行業圓桌會議+交流晚宴幾部分組成,會場按照800人+規模布置,報滿即止.更多會議細節了解可以電話:150-1533-1777,魯總.
贊助了解本次技術交流大會,請加客服了解詳情
舉辦會議地點
更多關于最新的線纜行業發展訊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搜尋到行業前沿訊息和您一起分享!不做盈利用途,文中觀點都是基于公開數據及信息,僅供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