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老天爺要下“透雨”了,部分地區大到暴雨。種地的老鄉都知道,這時候最怕地里積水泡了莊稼。玉米正灌漿,大豆結莢期,水稻拔節長穗,哪經得起水泡?
山區地勢高,但山溝溝里容易匯水,坡地作物要挖排水溝。平原地塊平坦,雨水排得慢,得趕緊清淤疏通田頭水渠。湖區周邊低濕地,積水風險更大,提前準備抽水設備。
老輩人說“鋤頭底下能排水”,趁雨前來回劃鋤松松土,讓雨水滲得快些。不過這次雨勢大,光靠土辦法不夠,得科學防災。玉米地要培土固根,防止倒伏,順便扒開根部雜草。
大豆葉片密,雨后容易悶苗,雨停后抓緊翻葉透氣。種水稻的老鄉,田里別留太深水層,保持淺灌勤排。
家里有農用塑料布的,低洼地塊可以臨時遮蓋緊要作物。但記住,雨停后要及時掀開,別捂壞了苗子。有人擔心肥料被雨水沖走,其實下雨前3天別施肥,雨后補點葉面肥就行。
養大棚的農戶注意了,檢查棚架是否牢固,防大風掀頂。
棚膜有破損的地方,趕緊用膠帶粘牢,別讓雨水灌進去。 livestock養殖戶,把飼料搬到高處,防止受潮發霉。雞鴨鵝棚舍要通風,墊草濕了及時更換,免得動物生病。
可能有人覺得天氣預報不準,可去年鄰縣就是沒提前防澇,玉米減產兩成。現在手機上都能查實時雨情,多看看總歸沒錯。我個人認為,咱種地靠天吃飯,但也得主動防災,減少損失。
這次降雨范圍廣,涉及好幾個鄉鎮,大家別掉以輕心。不管是山區、平原還是湖區,都要根據自家地塊情況提前準備。
有些老鄉可能犯難,不知道從哪下手,別急,按下面步驟做:第一步,明天白天趕緊巡查自家農田,看看排水口是否通暢。第二步,準備好抽水機、塑料布、鋤頭這些工具,放在順手的地方。
第三步,關注村群里的天氣預報,有緊急情況及時聯系村委會。
記住,早準備一天,少受十分災,咱農民的汗水可不能白流。
只要咱們提前把防范措施做到位,就能把暴雨的影響降到最低。種地是個精細活,既要懂老天爺的脾氣,也要會科學應對。這場雨是挑戰,也是考驗,咱們早做打算,心里才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