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墻根嘮了三天嗑,才摸清村里存幾十萬的門道。
前兒跟幾個老鄰居拉家常,從東頭曬谷場扯到西頭老槐樹。開小賣部的王叔,最早擺地攤賣日用品,后來搭瓦房當鋪子,現在流水單摞半人高,聽說存了快六十萬。
問他咋攢的?就說多跑兩趟鎮上進貨,專挑價碼低的地兒湊。
隔壁李叔養野雞,頭年死了十幾只,跟著農技站學了半年,現在養兩千多只,每只比普通雞貴一倍。他蹲雞舍邊數蛋邊說,年入十五六萬不算難,就信踏實干能出頭。
老張家倆兄弟在城里干裝修,一待就是十五年,吃住都在工地,月入合起來一萬三四。
每年春節回來,褲腰里揣著現金直接存銀行,屋后堆著自家種的菜,說省點是點。最意外的是陳大爺,七十八了住老房,連彩電都沒換,老伴嘴嚴不肯說存款。后來聽鄰居嬸子講,閨女在省城醫院上班,每月寄六七千,存折鎖鐵皮柜里,說是給閨女留的。
村東頭趙叔買了小貨車,包工地土方運輸,年賺二三十萬,去年冬天施工隊拖工錢,差點鬧掰。現在他天不亮出門,晚上十點才收工,腰包鼓了,人卻瘦了一圈。
也有不地道的,前年有人找關系低價搞地,偷偷建房子賣,結果房子拆了還倒欠錢,現在不敢回家。
真攢錢的都實在,會做生意的盯機會,有手藝的不怕苦,打工的省著花,等孝順的自己穿補丁。
廣東那地兒,有人養牛連牛糞都賣錢,谷殼木屑加酵素發酵,每噸能賣六百八。
泗陽有個胡飛,養烏龜年入四千五百萬,稀有品種一只上萬,孵化室里藏著金疙瘩。
老輩人常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這話放現在還真不假。走捷徑的最后連本帶利打水漂,踏實干的倒把日子過成了金豆兒。您村里有類似的人嗎?
評論區說說,咱嘮嘮這攢錢的門道。
事兒都是親眼見的,沒編沒改,具體情況各村有別,您就當聽個樂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