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里賣農藥的老張開上奧迪,這事兒最近傳得熱鬧。二十年守著農資店,他早把縣城房本攥手里了。有人說農藥店靠差價?
一袋復合肥加15塊?早被隔壁老王搶光生意。老張的招兒實在:春耕白給肥料,秋收再收賬。
2023年鄉鎮農資店統計,超七成靠賒銷拉客流。農民說:“現金結賬的鋪子多的是,不賒誰去?”農藥成本漲得猛,光賺差價真不太行。
可賬本一沓沓厚,化肥堆得比人高,老張笑得合不攏嘴。
廢品站李姐更絕,專盯著電動車電瓶收。去年新能源車銷量漲三成,城里換電瓶的多了去。紙殼子一斤才幾毛,電瓶倒騰一個能賺百來塊。
廢品市場調查,電動車配件回收價暴漲20%,收別的早喝風。李姐說:“那電瓶嘩嘩的,比收破爛強十倍。
”母嬰店老板娘更精,400塊的進口奶粉擺著當幌子。年輕爸媽手機一查,拼多多才200,扭頭就走?老板娘推奶瓶尿不濕,再弄個兒童游泳池,撲騰一次50塊。
去年母嬰行業數據,增值服務占利潤六成,光賣奶粉能虧死。沒那池子?顧客早跑淘寶了。
湖南魚塘老板更會玩,城里人釣魚半天沒收獲?賠只自家散養的土雞,成本20塊,燉雞賣88還賺人工。鄉村旅游報告,沒點噱頭的農家樂,客流量掉四成。
雞籠子不備著?城里人懶得來。
快遞驛站一天800件算稀罕,鎮上拼多多包裹堆成山。光派件倒貼錢?幫老人退貨收10塊,賣凍肉飲料順道賺。
驛站老板說,附加服務占收入一半,沒這早關門。
包裹堆得角落都塞不下。秸稈回收噸賺200聽著美,環保牌照卡死多少人?
環保局年報顯示,超五成小回收點卡許可,辦不下來全白忙。
“牌照?
那紙片子比登天還難。”老板直搖頭。
貓爪草種植一畝三萬誘人,濕度控不好全爛根。
有經驗的合作社搞訂單農業,先簽合同再發種苗。
2018年政策扶持,訂單模式覆蓋兩成農田。沒合同?
普通農戶哪敢種?
大棚里天天測濕度。說穿了,鄉鎮錢藏在三件事:幫人省點事,止損掙點利,找點樂子。
隔壁修三輪車的老王,指甲縫全是油泥,去年鄭州買房首付付清。泥里的金子,不彎腰根本撿不著。
往后瞧,合作社訂單、代收服務越玩越溜。誰嫌臟嫌累?往后準傻眼。
想知道更多土生意門道?
點關注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